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_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六十二章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李雪慧
中国历史
总共365章(已完结

中国皇帝全传 精彩片段:

第六十三卷 清

第三百六十二章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一、幼年继位纨绔少年

载淳即同治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自顺治帝以来的第八位皇帝。他只活了19岁,而且一直在其母后西太后的挟制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清宫内部一片繁忙气氛,尤其是位于紫禁城西部的储秀宫,更是人来人往,一个个喜气洋洋:大家都在为懿嫔叶赫那拉氏的分娩做着紧张的准备工作。这真是个令人兴奋而又焦虑的时刻。原来咸丰帝虽然三宫六院,妻妾成群,可是他已26岁,却不曾有一个儿子。古人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社会一般人家尚且需要男儿来传宗接代,更何况是帝王之家呢?咸丰帝渴望自己有一个儿子,好继承自己的皇位。三月二十三日下午两点左右,叶赫那拉氏顺利分娩,果真生一男孩。咸丰帝接到奏报后,见自己终于有了儿子,十分高兴。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立即挥笔亲批朱谕,懿嫔晋封为懿妃,在储秀宫值班的太监也各有升迁。这个给其父咸丰帝带来欢愉,并给其母带来恩宠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载淳。

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出身在一个世代为官的中等官僚家庭。其父亲名叫惠征,曾任安徽宁池广太道。那拉氏的乳名叫兰儿。她相貌出众,而且十分聪明伶俐。咸丰帝20岁登基继位,选纽钴禄氏为皇后,并广选秀女,补充宫娥,兰儿有幸被选中。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兰儿入宫,被封为兰贵人。入宫之后,兰儿虽然不满足于自己的“贵人”称号,但也无可奈何。兰儿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为了讨人喜欢,她操作勤恳,努力干活,任劳任怨,而且对人态度温和,乐于助人,人缘十分好。更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近皇帝。据说,有一次咸丰帝游圆明园,走到“洞阴深处”附近,听到有人歌唱南方小调,声音清脆,曲调幽长,非常悦耳动听,感到十分惊异。咸丰帝便问侍从太监这唱歌的是谁,太监告诉咸丰帝是兰贵人。于是咸丰帝便步入“洞阴深处”,命召兰贵人入见。咸丰帝见兰儿极为美丽,心中十分欢喜,就让她再唱一支南方小调。兰儿能说会道,又善解人意,很讨皇上喜欢,渐渐就得宠了,不久由贵人升为懿嫔。咸丰六年又生了儿子载淳,满足了咸丰帝盼子心切的愿望,更是如鱼得水,因子而贵,再晋升为懿妃,第二年,又晋升为懿贵妃。

小载淳在其出生以后的几年内,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他的父亲咸丰帝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望他能继承大业。他的母亲那拉氏,不仅出自天然的母子之情,而且也因儿子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载淳既是那拉氏的亲生骨肉,也是她的重要政治资本),所以也十分爱怜载淳,细心照顾他的生活和成长。可是这种欢快的生活并不长久,一场变故把载淳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同时也把他推入痛苦和郁闷的深谷。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节节败退,而英法联军却长驱直入,逼近北京。咸丰十年八月,咸丰帝仓皇逃出北京。这时,小载淳才4岁,也随父母逃到热河的避暑山庄。咸丰帝逃到热河后,病情逐渐加重,经常吐血,他深知自己病情严重,于是便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把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御前大臣景寿、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署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佑瀛等8人召至榻前,接受遗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任命以上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载淳。第二天,咸丰帝病死,年仅5岁的载淳继位,拟年号“祺祥”。可是,这个年号尚没有正式应用,清朝廷内部就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夺权斗争。这个斗争的结局影响了小皇帝载淳的一生。

原来,在咸丰帝生前,肃顺等人很受信任,权力极大,这使载淳的生母那拉氏十分嫉妒和痛恨;肃顺等人则想,咸丰帝死后,那拉氏成为皇太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也经常在皇帝面前诽谤那拉氏,载淳继位以后,肃顺等人以“赞襄政务王大臣”的名义,掌握大权,执掌朝政。那拉氏和钮钴禄氏被尊封为皇太后。因为钮钴禄氏和那拉氏在热河时分别居住在东宫、西宫,故也分别称为东太后、西太后。西太后因前面的原因对肃顺等人的掌权更加不满,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场变故就不可避免了。

西太后明白,要想同肃顺等人争夺大权,就必须首先征得东太后的同意和支持,于是便向东太后提出执政的事。东太后性格温和,胆小怕事,对权力也没西太后那样的兴趣,所以,对西太后的提议,起初并没有应允。西太后便向东太后诉说肃顺等人的种种专横之事,以引起东太后对肃顺等人的不满,东太后被说动,建议和奕?商量一下。于是她们密旨令奕?速赴热河。奕?和其兄咸丰帝不合,一直不得意。咸丰帝选往热河时,奕?被留在北京收拾残局,咸丰帝死后,奕?连顾命大臣也没有份,而且肃顺等人传旨,命奕?仍留京办事,不必来办理丧事,这更引起奕?的不满,所以肃顺也成了奕?的冤家对头。奕?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八月初一日到达热河。抓紧与两太后密谋。他指出,要想制服肃顺等人,非还京不可,并向两太后保证,外国人不会干涉此事。密谋之后,他立即返回北京,为政变做准备。

西太后为了摆脱肃顺等人的控制,以便进行政变,坚决主张回京。肃顺等人似乎忘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古例,对此重视不够,表示同意回京。九月二十三日,小皇帝载淳恭奉咸丰帝的梓宫启行回京。早晨,行完启灵礼后,两太后和小皇帝载淳间道先行,载垣、端华、景寿、穆荫等人随从,而让肃顺跟随梓宫后行。这样,西太后就把肃顺这个最难对付的敌人孤立了起来。

九月二十九日,到京以后,西太后见奕?等人已准备就绪,立即于九月三十颁布谕旨,将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赞襄政务8大臣解职拿问。十月六日,又颁布上谕:载垣、端华均加恩令其自尽,肃顺加恩立斩,其他5位或革职,或流放。这样,西太后等人以迅雷之势一举彻底击垮了肃顺等人的势力,登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也称“祺祥政变”。

十月初九日,载淳在太和殿正式继位。在热河的时候,颁定的年号是“祺祥”,但并未实施。回京以后,朝政变迁,有人提议更改年号,西太后便命王公大臣会议。众人议定新的年号为“同治”,以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西太后听后十分高兴,特颁谕旨,改年号为“同治”,以明年为同治元年。此后不久,王公大臣又制定了垂帘章程,经过两宫太后批准执行。十一月初一日,两太后和小皇帝共到养心殿,接受众臣的朝拜,从此正式开始了两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同治帝就失去了家庭生活的乐趣,成为他母亲手中的一个傀儡和工具。

为了把载淳培养成人君,两宫太后为同治帝挑选了强大的师资阵容。尤其是同治登基之后,特派同治帝的叔父醇郡王奕譞教习蒙语及骑射,大学士倭仁教习满文,恭亲王奕?稽查弘德殿一切事务,惠亲王绵愉常驻弘德殿照料一切。早在咸丰帝在世的时候,大学士李鸿藻就被任命为同治帝的师傅,后来又有倭仁、李棠阶,翁同龢等人相继入值弘德殿,教授同治帝汉文。奕?、奕譞、绵愉等人都是皇族尊贵,地位极高;而倭仁等人又大都是清中央的权臣,并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素养。为了约束同治帝,按照清朝祖制,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同治帝每日到书房后,要先拉弓,然后学习蒙古语,读满文书,最后读汉文书。

本来同治帝自幼聪颖,有成人的风度,而且天性浑厚,按常理发展,本可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可是载淳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有着诸多的不幸和烦恼:其父咸丰帝早死,使他过早地失去父爱;其母西太后自“垂帝听政”以后,一味倾心于宫廷斗争,争权夺利,对同治帝很少关心,根本没有什么母爱可言,更不用说母教了。载淳得不到别的孩子所享受的父爱和母爱,享受不到家庭的乐趣,只有和阉宦们鬼混在一起,寻找欢乐,以弥补他那缺少温暖的心灵。太监们大多是阿谀奉迎之辈,他们为了讨得小皇帝的喜欢,根本不可能对同治帝进行有益的照顾和教育,往往以声色犬马诱惑皇帝,使同治帝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污染。由于师傅们上课时不能呵责皇帝,因此就找了一些贵族子弟伴读,当皇帝有错或不认真学习时,拿他们立威。但贵族子弟纨绔成性,同治帝在稍稍长大之后,在他们中的一些人诱导下,往往微服出宫,到处游荡,寻欢作乐。尤其同治帝与恭亲王之子贝勒载徵两人很要好,而载徵是个好色之徒,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凡有女子的娼寮酒馆及其摊肆,他们几乎无所不至。

作品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讲述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2000余年。他们之中,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中国皇帝全传》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且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如此,则大体反映了历代帝王的全貌。

作者:李雪慧

标签:李雪慧中国皇帝全传历史

中国皇帝全传》最热门章节:
1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四章 度宗赵禥2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三章 理宗赵昀3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宁宗赵扩4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宗赵惇5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章 孝宗赵眘6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宗赵构7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八章 钦宗赵桓8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七章 徽宗赵佶9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六章 哲宗赵煦10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宗赵顼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