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_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9节

陶朱问
中国历史
总共114章(已完结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精彩片段:

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9节

然而,恰在这时,沈醉得到命令,行动计划取消。

一天,毛人凤紧急约见沈醉。望着表情略显尴尬的毛人凤,沈醉正欲相问。不料毛人凤痛苦地摇摇头,说:“不用问了。总裁召我去溪口,指示取消特别行动组的任务。”

“取消?”在毛森的公馆里,沈醉得知这一消息,惊骇至极,“为什么?局座,一个月以来,我们准备得多充分啊!肯定万无一失。”

“不用问了。”毛人凤痛苦地摇摇头,“总裁召我去溪口,指示取消特别行动组的任务。”

“可是,”沈醉一听是蒋介石的指示,顿时泄了气,“哎……”

“你也不必悲观。”毛人凤忙安慰道,“事出有因。总裁有他的难处,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要充分理解,不要给领袖添乱。”

“那我现在呢?”

“立即回昆明去。”毛人凤意味深长地说道,“把特别组的吴德厚、秦景川一并带上,那边的任务重呢。”

沈醉遂飞回昆明,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的监狱之路。那么李宗仁何以逃脱杀身之祸呢?

本来,蒋介石对军统精心准备的谋刺方案是比较满意的。他也主动作了“配合”。将李宗仁严格限定在南京,实际行动没有自由。就在沈醉他们蛰伏待机之际,李宗仁的长兄在桂林老家病故。按理,回乡奔丧是天经地义,更何况蒋介石一贯标榜忠、孝、仁、义,“孝”字为先。可是,当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向这位下野的总裁通报此情时,出乎意料,蒋介石劝他“节哀顺变”,坚决不让他回乡。李宗仁事后推测,可能是蒋介石疑心他回广西,拉拢联络两广旧部。殊不知,蒋介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举完全是为了配合军统的暗杀行动。

一切迹象表明,李宗仁的总统门便是他的“阎罗门”。谁知,就在这时,风云突变。正所谓应证了邱吉尔的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李宗仁从蒋介石手中接收过半壁破碎河山以后,可谓得意洋洋,雄心勃勃。李宗仁说:“我想做到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白崇禧也夸口说:“我们要老蒋下野,德公上台,和共产党谈和,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让共产党去搞,长江以南由我们来搞。”由此看来,李宗仁、白崇禧是要与中共“划江分治”,搞所谓的“南北朝”。

李宗仁一上台,就发动和平攻势。对此,中共中央起初并不抱什么希望。但通过同桂系派出的人接触以后,中共感到可以“取桂反蒋”,才同意与李宗仁派出的和平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作品简介:

1949年1月至1950年初,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在内战战场的全面失败,妄图利用暗杀手段,对持有不同政见、准备走和平之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的爱国人士等进行“定点清除”。  这张暗杀名单列有87人。在这张名单背后,是屠夫的疯狂、志士仁人的鲜血,和拯救生命的努力……这一页曾被尘封的历史一经揭开,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该书采取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办法,力求客、准确、生动地反映这段隐秘历史的全貌。把国民党蒋介石实施暗杀手段放到大陆新旧势力殊死搏斗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空中,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专制集权下特务统治的冷酷、阴毒和其失败的历史必然。

作者:陶朱问

标签:陶朱问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历史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上海的黄昏 第1节2第四章 上海的黄昏 序3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9节4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8节5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7节6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6节7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5节8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4节9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3节10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2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