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_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8节

陶朱问
中国历史
总共114章(已完结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精彩片段:

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8节

几名特务忙将报纸抢过去,一看,那上面不仅详细登载了郭沫若的家事纷争,而且还将他们现时的住址也写了出来。几人顿时兴奋不已。

叶翔之奸笑着说:“那个老风流鬼欠下了风流债,这回我们可以来个趁火打劫。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就动手。”

他提出,用老办法,事先由金名杰装扮成一个记者,以采访为名,先去探听虚实,然后,根据情况再具体部署行动方案。

金名杰遂赶往香港郭沫若的寓所,没料到,对方一见是记者,就关上了门。吃了闭门羹,回到驻地,叶翔之摩拳擦掌,他对手下的特务布置道:“虽然没有见到郭沫若本人,但我们已经获知他的确切地址。这一次,新账旧账给这个风流鬼全算了啦。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在他家门口化妆成小贩观察动静,只等他人一露脸,就动手,另一组则在附近接应。”

次日,郭家附近的小街上立即就冒出了几个探头探脑的小贩,那是叶翔之手下的几名军统特务装扮的。

这一情况立刻引起了乔冠华的注意,他找来负责抢运工作的华克之指示道:“郭沫若的行踪已经暴露,务必尽快将他安全送走。”

华克之领命后,当机立断,不管他家事处理得如何,先将郭沫若一人送出香港。

1949年2月的一天,郭沫若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摘下眼镜,化装成一个送糕点的小贩,悄然由后门而出,然后直奔九龙码头,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客轮。

那几名昼夜监视的特务,直到三天后,才发觉情况有变。等他们反应过来,哪还有郭沫若的影子。毛人凤得报后,止不住仰天长叹,“放跑了郭沫若,我们有什么面目去见总裁!”

郭沫若离开了香港,到了解放后的沈阳。不久,安娜在中共地下党同志的说服与保证下,也离开了郭家。其女儿郭淑禹不久由地下党安排,化装成一位哑姑,乘海轮北上天津,经北平去了解放区。

安娜带着子女到了台湾后,过得并不如意。小儿子志鸿因语言不通,从一所中学辍学后,便不告而别独自一人到香港找自己的父亲。郭沫若此时已离港北上,地下党负责人夏衍接待了他,先安排他到于立群家暂住。大约一个月后,夏衍把他找去,请他写信给母亲和大哥、三哥。让他们一并来香港。随后,郭志鸿便被安排乘海轮去了天津,再转赴解放了的北平。

安娜接信后,带着两个儿子赶往香港,由地下党安排住了一段时间,5月初走海路抵至山东烟台,几天后到了北京,安排住进了翠微路招待所。

这样,安娜和她与郭沫若所生的五个孩子,除却老二郭博留在了日本外,全都聚集在了父亲身边。至此,中共组织抢运的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第三批民主人士的任务,胜利完成。

作品简介:

1949年1月至1950年初,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在内战战场的全面失败,妄图利用暗杀手段,对持有不同政见、准备走和平之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的爱国人士等进行“定点清除”。  这张暗杀名单列有87人。在这张名单背后,是屠夫的疯狂、志士仁人的鲜血,和拯救生命的努力……这一页曾被尘封的历史一经揭开,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该书采取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办法,力求客、准确、生动地反映这段隐秘历史的全貌。把国民党蒋介石实施暗杀手段放到大陆新旧势力殊死搏斗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空中,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专制集权下特务统治的冷酷、阴毒和其失败的历史必然。

作者:陶朱问

标签:陶朱问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历史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6节2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5节3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4节4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3节5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2节6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1节7第十章 杨门惨案 序8第九章 石破天惊夜郎国 第7节9第九章 石破天惊夜郎国 第6节10第九章 石破天惊夜郎国 第5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