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_第六章 傅作义 第1节

陶朱问
中国历史
总共114章(已完结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精彩片段:

第六章 傅作义

第1节

李宗仁在那张暗杀名单上侥幸捡回了条命。从那张名单上不难发现,凡是被列入前沿的人物,不是德高望重的政界名流,就是与蒋介石恩怨纠葛几十年的封疆大吏。

傅作义就是其中的显著代表。

1949年1月,国民党华北最高军政长官傅作义将军面对日益殆危的战局,审时度势,断然宣布北平和平解放。消息传出,不啻一记闷雷,将蒋介石重重地击倒在地。当时,蒋介石一心忙于徐蚌会战(淮海战役),企图确保江淮,坐拥南面半壁,赢得喘息之机,再同共产党抗衡。

因此,面对傅作义数十万大军困守北平孤城,他心里一直盘算,希望傅作义能将精锐部队由塘沽海上南撤,将国民党军在华北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傅作义这时经过共产党的争取,已打定主意,坚决走和平起义的道路,他对心腹爱将、国民党三十五军军长兼绥远省主席董其武郑重地说:“以眼下前景而论,我们不必悲观。我已考虑生路是有的,那就是要下定决心走人民的道路!”

傅作义同解放军的秘密磋商,蒋介石很快就察觉了。为了稳住傅作义,内外交困中的蒋介石费尽了心机,他派出的说客一个接一个来到了北平。

首当其冲的便是阎锡山晋军大将、时任国民党军令部长的徐永昌,他和傅作义是同起于晋军卒伍的袍泽,后来两人各为其主,但情谊却一直延续。

徐永昌来到北平,傅作义热情款待,把酒叙旧谊,朋友间不胜言欢。见火候差不多了,徐永昌单刀直入切入正题:“宜生,听说你与那边接头了,蒋公心中期你甚殷。”

傅作义搁下酒杯,正色作答:“傅某身为党国大员,怎能不效忠党国呢?”

徐永昌脸上一阵潮红,劝道:“我受蒋公之托,于公于私作回鲁仲连,蒋公希望你能以几十年袍泽旧谊为重,将平津的国军分三路南撤,以便和共军持久作战。”

“哪三路?”傅作义不紧不慢问道。

“蒋公的意思,”徐永昌伸出手比划了个“三”的姿势继续说,“共军大军压境,为了保存实力,以便和共军持久作战,希望平津国军分三路南撤:一路从天津、塘沽经海路撤至青岛,另一路经河北、山东到青岛,第三路可请空军协助……”

“哎……”傅作义喟然长叹,“恐怕晚了吧,共军已经团团围住平津,怎么能冲得出去。即便出去,南撤只能加快被歼的命运。”

作品简介:

1949年1月至1950年初,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在内战战场的全面失败,妄图利用暗杀手段,对持有不同政见、准备走和平之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著名的爱国人士等进行“定点清除”。  这张暗杀名单列有87人。在这张名单背后,是屠夫的疯狂、志士仁人的鲜血,和拯救生命的努力……这一页曾被尘封的历史一经揭开,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该书采取纪实性的文体,运用文史结合的办法,力求客、准确、生动地反映这段隐秘历史的全貌。把国民党蒋介石实施暗杀手段放到大陆新旧势力殊死搏斗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时空中,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专制集权下特务统治的冷酷、阴毒和其失败的历史必然。

作者:陶朱问

标签:陶朱问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历史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最热门章节:
1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第1节2第三章 香港大抢运 序3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13节4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12节5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11节6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10节7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9节8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8节9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7节10第二章 头号目标--李宗仁 第6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