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 精彩片段:
第十章 杨门惨案
第5节
毛人凤这才满意地宣布散会,一切按计划行动。
就这样,一出惊天谋杀的大阴谋在这群魍魉群奸中策划完毕了。
1949年9月1日,贵州麒麟洞。下午午睡起床后,杨虎城照例坐在门前的一方圆桌旁,津津有味地看着当天的报纸。
突然,一阵碎步急促地迎了过来,还未待杨虎城抬眼望,只见来人凑上前,满脸堆笑说:“给老先生道喜了。”
杨虎城定睛一看,正是监管他的特务组长张鹄。他下意识地放下报纸,紧盯着张鹄,一脸冷峻。
张鹄见他没什么反应,就跨前一步,抱拳贺道:“老先生要重获自由了。周养浩处长已带着委员长的明示来了,准备接老先生出去。恭喜!恭喜!受了这些年的苦累,终于盼到了今天。以后还望老先生大人不计小人过,也让我跟你沾沾光。”
杨虎城听罢,一时不知说什么恰当,他嘴唇蠕动了几下,却终是欲言又止。良久,他才平静地问道:“周处长到了贵阳?”
“那自然,那自然。”张鹄一面答复,一面牵引着杨虎城的视线指向了林中不远处的石阶。
只见一行人簇拥着一个身材纤细单薄的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拾级而上,那人鼻梁上架着一副他熟悉的金丝眼镜,崭新的黄呢军便服的领口上,嵌着一颗闪闪发亮的梅花金星。
对!来人正是周养浩。杨虎城对军统的特务素来深恶痛绝,惟独对这位来自江浙水乡、毕业于上海大学法律系的军统少将怀有好感。在将军心中,此人白净面皮,斯斯文文,说话做事透露出书生之风。加之,他对自己总是客客气气,谦逊有礼,从不疾言厉色,更不刻意刁难。军统上下都知道,周养浩最得杨虎城好感。
可是,身陷囹圄的杨虎城哪里知道,周养浩这类外表斯文的白面书生,整人杀人更有一套,令人防不胜防。今天来贵阳,实质上扮演的就是一个“催命阎罗”的角色。
杨虎城离开石桌,径立台前。周养浩跨上台阶,端正地行了个礼,没待杨虎城张口,他便双手抱拳贺道:“恭喜杨将军,总裁到了重庆,要见见主任您,再送到台湾,在那里与张学良将军同时恢复自由。”
盯着周养浩喜笑颜开的脸,杨虎城嘴角上牵出了一丝僵硬的笑,他挥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缓缓坐到了石桌前。周养浩客气地一哈腰,旋即挺直身朝后挥挥手,周围的人知趣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