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民国多少事_曾经热血:青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始末 第四节

谢轶群
中国历史
总共107章(已完结

民国多少事 精彩片段:

曾经热血:青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始末

第四节

汪精卫和黄复生在北京的琉璃厂租了一栋房子,开了个"守真照相馆",因为照相馆的暗室最适合搞炸弹的组装,照相馆里飘出化学药品的味道也不会引人怀疑。这里就是四人暗杀团的据点。

刺杀的计划目标是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2月底,载洵和载涛从欧洲访问返京,在载洵和载涛走出前门车站时,汪精卫准备投掷炸弹将其炸死。

这一天来到了。汪精卫、黄复生、陈璧君三人雇一辆骡车前往前门站。汪精卫和黄复生携带装有炸弹的皮箱在车站门口等候,陈璧君则在骡车上接应,准备载洵、载涛一从门里出来,汪、黄二人就扔出炸弹,然后冲回来跳上骡车就跑。

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危机四伏的清廷正努力挽回人心,搞了个廉政运动,载洵和载涛不摆架子,不设保卫,混杂在一般乘客中一起出站。于是,下车人流中,普通人里夹杂着红顶子官帽,而戴红顶子官帽的人又极多,汪精卫和黄复生看花了眼也无法辨别哪两个是载洵和载涛,即使看清也怕误炸了无辜乘客,只好终止暗杀计划,把那个炸弹又拎了回去。

载洵和载涛没想到,做一把廉政秀,居然救了自己一命。看来廉政对谁都有好处的。

这次行动无功而返,汪精卫索性决定干一个最大的,那就是宣统的爸爸、清朝摄政王、当时中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醇亲王载沣。

载沣的醇王府在什刹海边上,载沣每天进宫上朝都要经过一座甘水桥,这里环境非常僻静,而小桥北边又有一条能容一人的大阴沟可藏身。于是汪精卫决定事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汪精卫自己藏身于阴沟里,待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可见,民间传说唯一说对了的是,汪精卫的确是准备在桥下干掉载沣,不过不是用刀,而是炸弹。毕竟,20世纪了嘛,刺杀的技术含量也该升级了。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甘水桥埋炸弹,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两人。

陈璧君知道这将是他们两人最后的一夜,明晨8点,只要载沣按老习惯这个时间出门,就是汪精卫和他同归于尽之时。

陈璧君拉着汪精卫的手轻声哭泣,汪精卫本想找一些话安慰她,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知道陈璧君深爱着他,他也喜欢上了这位有个性的南洋女子。汪精卫努力压下和自己心爱之人的生死离别之情,只是拉着陈璧君的手默默无语。

半晌,陈璧君抬起头来,说:"明天你就要当烈士了,我没有别的送你,我陪你睡一夜吧。"

汪精卫心头一震,握紧了她的手,又松开。

作品简介:

从1911年清朝覆亡,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这38年被称为民国时期。那个时代,是混天黑地的,又是丰富精彩的;是光怪陆离的;又是生机萌发的;是草莽枭雄遍地横行的,又是人才辈出志士如云的;是贫乏黯淡众生如蚁的,又是奢盛香艳繁华如梦的。那里有惊天动地的历史剧变,有荡气回肠的英雄勋业,有骇人听闻的野史异事,有蝇营狗苟的市井世态,有留连幽婉的清丽之音,有悲欢交织的民生画卷……

作者:谢轶群

标签:谢轶群民国多少事民国史历史

民国多少事》最热门章节:
1对爱因斯坦和对冯省三:蔡元培的厚道与不厚道 第二节2对爱因斯坦和对冯省三:蔡元培的厚道与不厚道 第一节3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 第五节4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 第四节5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 第三节6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 第二节7激进时代的不公:林纾"反对白话文"的背后 第一节8南北草莽:"广西王"陆荣廷与"山东王"张宗昌 第八节9南北草莽:"广西王"陆荣廷与"山东王"张宗昌 第七节10南北草莽:"广西王"陆荣廷与"山东王"张宗昌 第六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