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多少事 精彩片段:
“云南王”末路:高原小朝廷的终结
第五节
龙云和蒋介石、地方和中央联手抗战之中,双方的摩擦和矛盾也在积累。抗战开始后,大批中央军进驻云南,疏散的中央机关也纷纷到云南设立机构,云南原来铁板一块、只服从于龙云的格局被打破了,尽管被委以“行营主任”的崇高职务,有调度云南境内所有军队的权限,但他对中央军丝毫指挥不动,龙云再已不是唯我独尊的这片红土地之王。
而龙云绝不甘心蒋介石借抗日之机把他的云南吃掉。他规定,不准中央宪兵在郊区驻扎和执行任务,中央部队调动不准经过和驻扎昆明市区,防守司令部所属部队必须驻扎市区二十里外。这些规定,使凌驾于全国之上的蒋介石集团深感土皇帝的可恶。
在抗战中,龙蒋矛盾被对外战争暂时掩盖,但其间已屡有表现。1939年6月,昆明空军军官学校特务团就开始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搜集龙云集团的情报,包括龙云对中央的态度,云南现有兵力及布防,团长以上军官的姓名、年龄、出身、籍贯、主要经历和人事关系等。而早在1938年,军统就在云南派驻大量特务频繁活动,龙云恼火不已,要求蒋介石将其撤走;蒋介石当面否认,说绝无特务活动之事,暗中命戴笠收敛。
龙云感到危险,在动用自身力量之时,对反蒋民主运动有了好感。抗战期间,许多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入滇,龙云与他们建立了密切关系,西南联大的教授随时可以和他见面交流。在反蒋自保的动机之外,龙云的政治思想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1943年,龙云轻车简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昭通,在家乡的群众大会上作《民为贵,君为轻》的演讲。他脱离讲稿,率性演讲两个多小时,问听讲群众:“为什么一提起蒋委员长,就要起立立正?”还问:“什么是民主?民主和独裁有什么区别?”极大猱撼了群众。这篇演讲还在《滇东日报》和《云南日报》昭通版上公开发表。
在家乡期间,他接受《滇东1=1报》负贲人黄济舟采访,又大力抨击蒋介石集团:“培育人才,特别是送留学生出国很重要。去年,我打算送一批学生出国留学,一切用费由我负担。哪知,从去年办出国护照到今年,都难以到手;而中央各部门的人,他们想送子女公费出国留学,护照都随时可办。我们自己出钱送学生培养却遭如此刁难!”
龙云对昆明的民主运动采取放任乃至支持态度。民主人士在昆明可以办杂志,出海报,作演讲,乃至游行示威。1944年五四前夕,中共地下组织以西南联大为主力,筹备大规模纪念活动。何应钦对龙云说:“只要牺牲几个警察,就可以把这些活动镇压下去。”意思是杀死几个警察栽赃学生,做为镇压由头。龙云轻轻一句:“这是小事情,就交给兄弟我处理吧。”结果,纪念五四运动的255演讲会、营火会和出墙报、游行,全在龙云的庇护下安全进行。 1
由于龙云对民主运动的支持保护,特务在昆明虽然暗中活动,但只敢搞搞情报,别处随时发生的抓捕、暗杀,在昆明一件也未发生;囚禁民主人士的监狱,也只设于敢庆和贵州,云南没有。因此,昆明是当时全闻民主氛围最浓厚的城市,被称为“民主堡垒”;昆明的公园到处是海报和演讲,被称为“中国的海德公园”。龙云对此颇为得意。
抗战逐渐走向胜利,龙云思索着中国、云南及他自己的前途。他觉得,蒋介石政权不会太长寿,但自己这个云南王只怕同样会倒;中国的未来很可能是中共和民主派的,他不管是要对抗蒋介石的吞并、维持地位,还是考虑蒋介石倒台后的境况,都要在他素有好感和联系的民主派那边进一步扎进脚去。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4年底的某一天,在龙公馆,龙云秘密加入民盟。在场的人有楚图南、闻一多、冯索陶等。龙云宣誓过后,即在监督人当面,把入盟申请书和誓词销毁。龙云入盟只有民盟高层极少数人知道,此后民盟最高领导人张澜直接和他秘密联系,直到1949年,龙云在香港加入民革。
蒋介石越来越觉得这个土皇帝是个心腹大患。龙云不服从自己的意志,云南在他这个中国头号人物权力之外,本已令他念及就不快;现在龙云明显倒向了民主派那一边,更让他坐立不安。抗战一胜利,他就要集中精力对付共产党,龙云实力强大,可不能让西南失火,拖住自己的后退。
拔掉龙云的阴谋,在紧锣密鼓地暗中部署进行。十八年的五华山龙家小朝廷,即将走到末路。
1945年4月初,蒋介石的黄埔嫡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杜聿明接到昆明机场的电话,要求他立即去重庆见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