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_第十九章 山东军区大反攻:赢得最后的胜利 4、山东大地铁流勇进

姚有志李庆山
战争军事
总共183章(已完结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精彩片段:

第十九章 山东军区大反攻:赢得最后的胜利

4、山东大地铁流勇进

日军即将投降,在蒋介石授意下,山东国民党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匆匆赶到济南。到达济南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山东各地日伪军坚守城镇,待国民党军赶到向其投降。第二件事就是收编伪军。于是这伙日军的走狗,残害自己同胞、为虎作伥的家伙,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军”。

在国民党军的怂恿和支援下,山东的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

针对这一新情况,8月13日,山东分局和军区向所属各区发出了《决心彻底消灭日伪军》和《夺取大城市的部署》。

8月15日,军区发出《部队作战方向的规定》。规定:

鲁中军区夺取济南,并围攻益都、安丘、泰安、临沂等地之敌。

渤海军区以主力配合鲁中军区夺取济南,以一部收复津浦铁路沧(县)德(县)段沿线各要点及寿光、潍县等地。

胶东军区主力进军青岛,一部收复潍县以东之胶济铁路沿线及沿海各城市。

鲁南军区主力夺取徐州,一部向滋阳及其以南津浦铁路沿线之敌进攻。

滨海军区一部配合胶东军区夺取青岛,一部收复沿海地区,进占连云港等,并沿陇海铁路西进,策应鲁南军区夺取徐州。

命令中同时规定,以上5路大军首先应当扫清各自任务区的中小城市,之后再向山东铁路沿线地区和敌占大城市进军。

接到山东军区命令后,各军区迅速编组部队,展开行动。

这5路大军在罗荣桓和黎玉、肖华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冒着酷暑,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分别奔赴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第一路大军在前线指挥王建安、政治委员罗舜初的率领下,主力第3师、第4师向胶济路西段和济南方向疾进。8月11日到16日,我军即扫除据点23个,19日解放临朐,22日攻克博山。当日晚,经数日急行军的第一路八路军主力部队,以闪电之势楔入胶济路中段,包围了益都县城。经过激战,歼灭伪军2000余人;随后,于23日解放莱芜县城,25日攻下淄川,全歼日、伪军1800余人。此后,第4师越过胶济路,协同第7师于26日解放章邱。至此,第一路大军共歼日伪军5000余人,切断了胶济路西段,从东南方向逼近济南城郊。

作品简介:

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全国抗战中,八路军用土枪土炮在敌后战场,同凶恶的用机械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日伪军作战近10万次,歼灭日伪军12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先后共伤亡损失40余万人。在残酷、激烈的生死较量中,意志、品质、智慧、谋略、勇气、胆识等精神都会在其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和检验。因此,从八路军的战役战斗中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感知到八路军的精神,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

本书从八路军近10万次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大战役,其中既有全民族同仇敌忾、齐声杀敌宏大场面的记叙,又有敌后游击某一战斗细节的具体描述,既有对当时影响重大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略决策内幕的披露,又有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鲁南反“扫荡”等一般战役过程的全景纪实;既有对敌对双方围绕战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斗争的揭示,又有战场内外、部队低层、各类人物趣闻轶事的历史回溯。另,为反映各战场抗战情况,特选取东北抗联第l路军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一段纪录在本书内,在此特作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八路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悟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持久胜敌的奥秘。

作者:姚有志 李庆山

标签:姚有志李庆山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历史纪实军事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5、突围行列里的外国人2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4、在敌人鼻子底下宿营3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3、向敌大本营前进4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2、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5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1、畑俊六亲自出马6第十二章 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日军“百万大战”的失败 11、盘点7第十二章 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日军“百万大战”的失败 10、对日展开心理战8第十二章 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日军“百万大战”的失败 9、狼牙山五壮士9第十二章 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日军“百万大战”的失败 8、日军暴行10第十二章 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日军“百万大战”的失败 7、聂荣臻“阵亡”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