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精彩片段:
第九章 跟志愿军学习如何补“短板”
看游击队司令出身的秦基伟如何使用大炮
秦基伟命令:“将大炮集中起来,在敌人以密集队形进攻时,来一个前拦后打!”
咱也来个大炮打步兵。
秦基伟,这位游击队司令出身的中国将领,也要让在朝鲜战场上不知挨大炮炸是怎么回事的美国兵,尝尝大炮的滋味。
11月初,秦基伟命令数千官兵秘密通过敌人封锁区,进入坑道,准备好大炮、弹药,为大反击作好准备。
大反击的任务是夺回537.7高地北山阵地,同时巩固好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11月11日15时45分,志愿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榴弹炮、迫击炮、山炮、野炮发起了攻击。
秦基伟,这位太行一分区司令出身的将军,竟然如此用炮,令人很开眼:
15时45分,炮火发起第一次急袭。
炮击后,停5分钟;
然后,再炮击5分钟。
然后,发步兵攻击信号,但并不冲锋。
联合国军以为志愿军要攻击了,迅速命令部队上前沿工事。
就在联合国军进入前沿工事,准备作战时,志愿军的炮火又一次盖了过来,除了喀秋莎火箭炮,几十门榴弹炮也跟着凑热闹。
“轰——轰——轰轰”,随着大炮的轰鸣声,以密集队形出现在小小上甘岭阵地上的联合国军,被炸得血肉横飞,成片成片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