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木棉 精彩片段:
第六章 二·一一战斗
根据截获越军的情报,A师前方越军新调集一个机械化加强师,准备对A师阵地进行全面反扑。这个情报是根据进口美国的一种高级窃听设备所得,这种设备不但可以窃听无线电台,而且可以窃听方圆一公里内的有线电话,不需要和电话线相连,只要对方通话,设备自动工作,录下通话内容,有情报人员翻译过滤,有用的内容立即送给首长和指挥机关参考。
从汇集各方情报证明,越军已经做好反扑的准备工作,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A师的兵力进行了调整部署,所有部队已经做好打击敌人反扑的准备工作。
上级要求各连加强阵地管理,各级领导一律在指挥位置待命,哪一级出问题,哪一级负责,必须在2月10日18时前准备完毕。全体指战员要从思想上树立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要狠、准、快地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夜幕到来时,双方炮击逐渐停止,随之而来的是可怕的宁静,人们都说,战争前的寂静是最可怕的,它隐藏着让人无法预料的杀机,同时也标志着一场新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2月11日凌晨三时,各级指战员都已进入指挥位置;前线的战士从猫耳洞里钻了出来,爬在堑壕边,两眼直直地望着前方;炮兵阵地,炮弹已经安装好引信,整齐地摆放在火炮旁,炮手全部就位,等待射击的命令。
漆黑的夜静的出奇,手表滴答滴答的走动声,显得特别响。战士们心里都有点着急,焦急的等待。
邹军不停地低头看着夜光表上的指针,手表上的指针好像不理解战士的心情一样,仍然不紧不慢地走着。战士手里紧紧地握着冲锋枪,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神圣的时刻终于到了,六时整,左侧配属×军指挥的B师,在船头河东侧首先发动炮击,顿时轰隆隆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山在摇,地在动,人的五脏六肺被震的好像要撕裂一样;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6时35分,A师炮群开始炮击,榴弹炮、加农炮首先说话,对敌人的坚固工事进行轰炸,接着火箭炮拖着长长的火龙,在空中不停地飞过,。越军阵地上爆炸声接连不断,随着火箭弹的爆炸,弹体内的燃烧体点燃了阵地上的可燃物,一片火海熊熊燃起,火炮很快成了哑巴,他们乱作一团,哭爹喊娘的抱头鼠窜。
6时55分,邹军接到命令,“五发急促射,放!。”战士们搬起一百多斤重的炮弹不停地向炮膛里装,炮弹一发接一发地向越军阵地飞去,压制敌人的迫击炮阵地。敌人不甘示弱,很快进行还击,三发炮弹落在三炮连阵地上,一门炮的掩体被炸塌了一个决口,战士们立即卧倒,险些出现人员伤亡。
8时02分,三炮连接到命令“向20号目标射击。”
邹军立即命令各门火炮迅速投入战斗。越军的炮火被压制,进攻的敌人被强大的炮火逼迫的不停地向山脚下退去,最后龟缩在山崖边不敢动。
8时30分,九连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140高地进攻。
140高地海拔较高,他对A团坚守的142、145、146高地构成很大威胁,从140高地可以看到这几个高地堑壕的底部,敌人用几挺狙击步枪封锁着A团阵地,只要发现战士在阵地上活动,他们立即射击,打死打伤多名战士。所以,白天没人敢走出猫耳洞一步。只要一提起140高地上的敌人,战士们恨的咬牙切齿,早想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现在这个时刻终于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