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荡寇志_第一百三十八回 献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

俞万春
古典文学
总共75章(已完结

荡寇志 精彩片段:

第一百三十八回 献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

却说张叔夜在曹州,聚集平灭梁山文武各官,择了吉日,班师回朝。中军参赞大臣,并各队领队大将,及二十万天兵,均从曹州起行,云天彪、陈希真率领部下督阵的文员武将随从。当时发炮起马,第一拨,左营十二员军将云天彪、傅玉、云龙、刘慧娘、风会、闻达、哈兰生、欧阳寿通、毕应元、庞毅、孔厚、唐猛,分领天兵六万;第二拨,右营十二员军将陈希真、刘广、祝永清、陈丽卿、苟桓、栾廷玉、祝万年、栾廷芳、真祥麟、刘麒、范成龙、刘麟,分领天兵六万;第三拨,中营军将十二员贺太平、盖天锡、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金成英、杨腾蛟、韦扬隐、李宗汤、王进、康捷,分领六万人马:三拨共军将三十六员,人马十八万。第四拨,张经略率领二子伯奋、仲熊,分领中营亲军二万人马,解着宋江等三十六贼,一齐起身。大小三军齐掌凯歌,鼓乐喧阗,队仗纷纭,戈甲庄严,旌旗明丽。正当天晴日晶,秋风高爽之时,大队得胜军马,耀武扬威,浩浩荡荡,出了曹州南门。山东制置使清万年,率领所属文武官员,肃具仪注,出郊饯送。张叔夜辞了清万年,率领众将军马奏凯东行。清万年自在曹州办理善后事宜。张叔夜大军一路向东京而去,地方沿途迎送,说不尽那一切威武荣耀。

那数十员功臣大将,几十万得胜天兵,接站行至九月初一日,到了东京。天子命驾郊迎,在京大小文武各官一齐随驾出城,只见威仪严肃,礼制辉煌,那些神龙卫士,金枪班,羽林军,一切成严仪仗,扈从圣驾,齐到东郊。张叔夜率领出征诸将,已在东郊恭候圣驾。只见三军分列,队伍整齐。

中军将校一十五员:

经略大将军总督三营军务张叔夜;

参赞大臣贺太平;

参赞大臣盖天锡;

中军第一队左将军张伯奋,

中军第一队右将军张仲熊;

中军第二队左将军邓宗弼,

中军第二队右将军辛从忠;

中军第三队左将军张应雷,

中军第三队右将军陶震霆;

中军第四队左将军金成英,

中军第四队右将军杨腾蛟;

作品简介: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浙江绍兴人俞万春完成了《荡寇志》。它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不少篇章几乎直追《水浒》本传,同时,它又让深得人们崇敬喜爱的梁山英雄一个个身死非命,无一幸免,其居心之狠毒也令人侧目。

俞万春续的《水浒传》是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来,他的思想与二百年前的金圣叹是一脉相承的。他塑造了法术高强的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及云龙彪、刘慧娘等智勇双全、全忠全孝的形象,让他们去辅佐张叔夜围巢梁山,把一百单八将尽数擒拿杀光,其剥去也永世不得翻身,体现了“尊王灭寇”的宗旨。

金圣叹是腰斩《水浒》,而俞成春更是扫荡了《水浒》。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

这部小说就是一个历史的标本,它能够让我们对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作者:俞万春

标签:俞万春荡寇志水浒清代

荡寇志》最热门章节:
1校点说明2附录三 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结末3附录二 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4附录一 清咸丰三年初刻本序跋5结子 牛渚山群魔归石褐 飞云峰天女显灵踪6第一百四十回 辟邪巷丽卿悟道 资政殿嵇仲安邦7第一百三十九回 云天彪进春秋大论 陈希真修慧命真传8第一百三十八回 献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9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渔人擒渠魁 东京城诸将奏凯捷10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贼就擒 忠义堂经略勘盗
更多『古典文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