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冰心全集第三卷_1949年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冰心
作品集
总共106章(已完结

冰心全集第三卷 精彩片段:

1949年怎样欣赏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的背景今天我能够到贵校来跟诸位讲话,觉得非常的荣幸。东京大学是日本的第一大学,在这大学里,女人来讲演的机会,恐怕是很少的。所以我这一次得有机会在这儿讲演,觉得非常的高兴。尤其是有仓石武四郎先生给我翻译。这位仓石先生,诸位已经都知道的,是很有名的一位教授,对于中国文学有很深的研究。请他来当翻译,我真是感谢不尽。

本来各国的文学都有它固有的面目,如同各国人的体格容貌都不一样。譬如西洋人的头发是黄的,眼睛是蓝的。东洋人的头发是黑的,眼睛也是黑的,都不一样。同是一个东洋人,中国人和日本人还是不同,只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不同,在外表上很不容易看出来。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有它特别的遗传和环境。所以自然就有了他的国民性,由这一点来讲,假使不能理解一国的国民性,就很难欣赏一国的文学。

现在我手里没有什么书,不能参看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国民性的书。所以只好照着我自己的主观的观点,说一点关于中国的国民性的几个问题。

我小的时候去过北京天坛,那时候我就随便参观一下,也没有去听先生的说明。在模糊的印象里我只知道天坛的伟大庄严。回来以后朋友们问我“天坛顶棚上有三百六十个框子你看见了么?”原来那三百六十个框象征一年的三百六十天,每一个框里画着不同的云彩,就由这些云彩可以看到一年的天时的变化。可是我事先不知道,所以一点也没理会。我很后悔,但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去细看。假设那时我能静听先生的说明,我就可以得到很清楚的印象,想起来非常的可惜。对于一国的文学的欣赏,也是如此。假如我们在欣赏某一国的文学之先,能略为知道那一个国家的背景,那欣赏的程度,就会更深刻一些。今天我要说的,也不过是这样意思。

现在我就说一说中国的国民性。中国国民性的特色,第一是爱好和平。本来世界上不能说有一个国家,是爱好战争的。但有一天有一位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中国的诗歌里很少有歌颂战争的诗?果然中国诗里关于歌颂战争的诗很少。不但是夸奖武功的诗少,而且厌恶战争怨恨战争的诗很多很多,这可算是一个特色。当然,夸奖武功的诗,并不是一首也没有的。这些诗大半都是“应诏”“应制”,在天子命令之下写出来的。譬如一个将军的凯旋,天子就命令文臣,作赞美他的武功的诗。

这些诗多半都不流传于世。原来中国人一贯的哲学,是重文轻武的。就是文德比武德重的意思。

而且一贯的反对中国,占来的侵略战争。本来中国人对于“武”有这样解释,“止戈为武”“武”字是由“止”和“戈”字出来的。停止干戈就是武德。现在只就我手边的书里来举几个例子。比方有一句诗: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为了一个将军的成功,晒干了一万多兵士的骨殖,战争就是达到一个军阀的欲望,而不顾大多数人民的幸福。《左传》里头有几句: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这是说人民已受了战争很大的痛苦,应该想法子给他们以安定的生活,不但是中国国内得到恩惠,而周围四国,也可以安定的意思。还有《国语》里面,国王要征伐犬戎,祭父劝国王说:“先王耀德不观兵。”

就是说古代的伟大的国王,都是炫耀他的文德,不夸张他的武力。

六朝梁时代,有个“鼓角横吹曲”又叫“马上乐”。是在军队里唱的音乐,这好像应该是鼓舞战争的歌,但其实不然。

比方在“紫骝马”里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作品简介:

冰心一生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论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达一千多篇。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除了可以感知到作家一生所经历的丰富惬意、曲折坎坷、宽广漫长的人生路途,也可以从不同侧面看到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冰心的创作,从一开始就赢得众多的读者,引起文坛的关注,她作品深得喜爱,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读者群,其影响广泛而深远于国内外。

冰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她的问题小说,清新隽永、情节单纯、寓意深邃,构思灵巧,行文流畅和谐,弥漫着温馨的情调,独具魅力。她的(敏星休)(春水体)小诗风靡一时,开创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的(冰心体)散文成就卓著,堪称一代散文大师。她还是杰出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和优秀的翻译家。

作者:冰心

标签:冰心全集第三卷冰心

冰心全集第三卷》最热门章节:
1一封公开信2致梁实秋3《古老的北京》〔美国〕4一句话5致林语堂①6二老财728平绥沿线旅行纪序-19相片10新年试笔
更多『作品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