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_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白先勇
文学理论
总共129章(已完结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精彩片段: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这一回,又回到林黛玉和大观园的女孩子们身上去了,她们好久没有作诗填词了。海棠诗社成立以后,开过几次诗筵,作了海棠诗,作了菊花诗,冬天又在芦雪庵联句,然后就停了很久了,所以“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又回到她们诗的生活。

庚辰本这一回延续了前面的问题,小戏子芳官在宝玉怡红院里,她们不是把她打扮成胡人,改了一个“耶律雄奴”的名字吗?跟芳官根本不配,芳官哪里像个胡人的样子,她很可爱、很机灵的一个小女孩,这里也要改过来,前面那一段程乙本没有的,庚辰本多出来的不合理,又破坏气氛。庚辰本这几行: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争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这个怪得很,什么冷遁了,剑刎了,金逝了,不通。程乙本是这么写的:争奈宝玉因柳湘莲遁迹空门,又闻得尤三姐自刎,尤二姐被凤姐逼死,又兼柳五儿自那夜监禁之后,病越重了。这不是很通顺吗?发生了这么多事以后,宝玉就有点疯疯癫癫了,或许受到刺激,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有点精神恍惚了。的确是,宝玉出家是一步一步来的,他看到接二连三的事情,从最早秦氏死了,秦钟死了,金钏儿死了,尤三姐死了,柳湘莲出家了,尤二姐也死了,对宝玉来说,这种刺激都是累积起来的,让他最后看破红尘。后来没有多久晴雯死了,最后黛玉死了,对他的觉悟,对他的超越,对他的寻找解脱,终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个时候春天又来了,林黛玉伤春悲秋,对这种季节的变换最敏感。第一个春天的时候,她想到自己的命运,已经写下《葬花吟》,最后那个命运,“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现在她们又想恢复诗社的时候,黛玉看到桃花盛开,又写了一首《桃花行》。桃花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轻薄桃花逐水流”,台湾比较看不到很大片的桃花林,台湾樱花比较多。我两次去看桃花,一次在太湖边上,春天开的时候那种灿烂,整个一片桃林无边无际,但是呢,从上面看到下面,落英遍地,桃花很容易就凋零的,碰一下就哗哗下来了,非常脆弱。这么一种花,很薄命的,我想中国桃花跟日本樱花好有一比,都是极灿烂、极短命,非常灿烂的时候一下子就通通落地了。黛玉以她的极端敏感,看到桃花的时候当然有所感触,写过的《葬花吟》是讲所有的花普遍的命运,桃花诗是专指桃花,讲人比桃花。看看她的诗《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下面庚辰本是:雾裹烟封一万株,程乙本我觉得比较好:树树烟封一万株,“树树”我觉得比“雾裹”好,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林姑娘真是生来满腹幽情,曹雪芹也是顺着她那种情绪,写出这些诗来。前面《葬花吟》还没有提到“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黛玉爱哭嘛,她是绛珠仙草到人间来还泪的,泪尽人亡,眼泪还完,她就枯萎死去。黛玉这时候哭多了,眼泪有点枯竭了,她这里自己写的,“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最后“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在杜宇声中死去。林黛玉时时刻刻都觉得凋零的命运在她身上,有极端的不安全感,甚至宝玉对她很好、对她交心的时候,她说她很感动,但是她晓得自己身体这么脆弱,可能不能久等,没法接受宝玉那份深情。她经常有这种死亡来临的预感,看到桃花也想到自己本身,所以写了这首《桃花行》。别人看了也许只觉幽怨缠绵,宝玉不是的。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他知道这首诗透出来的消息,他懂得她,他体恤她,他怜惜她,无微不至。宝玉也是很敏感的人,虽然他对自己的命运,要慢慢一步一步到后来才清楚,但他能体会黛玉的无常感,听了《葬花吟》的时候宝玉也哭,这个《桃花行》宝玉看了也是暗暗地掉下泪,他感动,他是她的知音。在这部书里,宝黛是真正的知音。宝玉自己也讲,林姑娘懂我,不催我去考功名。这两个人之间,有种互为知己、惺惺相惜的感情,两个人是心灵上的、精神上的交流感应。我们前面几回都看到,宝玉听说她要走,简直是疯掉了,黛玉看他这样,也激烈地反应,他们两个人之间心是通的。所以宝玉看到《桃花行》就掉泪了。

庚辰本这里又有小错误。宝琴说:“你猜是谁作的?”宝玉说当然是潇湘妃子的稿子。宝琴说:是我作的呢!宝玉笑道:“我不信。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所以不信。”蘅芜是指宝钗嘛!宝琴讲是我写的,怎么会扯到宝钗去了呢?程乙本没有的,只有“迥乎不像”,不像你写的意思。下面庚辰本又错了,它说:宝钗笑道:“所以你不通。”程乙本是:宝琴笑道:“所以你不通:难道杜工部首首都作‘丛菊两开他日泪’不成?一般的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等语。”她讲杜甫从前《秋兴》八首,非常有历史沧桑感,可是他也有“水荇牵风翠带长”这种写景很细腻的不同的媚语,这“媚语”二字不好,我想老杜的诗好像没有媚语,程乙本是“也有‘红绽雨肥梅’‘水荇牵风翠带长’等语”。宝琴故意开玩笑哄宝玉,说这是我写的。宝玉说绝对不可能,就是你想写,宝姐姐她也不容许你写这么伤感的话。讲完了以后,说好久没有起诗社了,就干脆把海棠社改成桃花社好了,大家来作桃花诗。

正在起劲的时候,又有别的事情打岔了,因为贾政出差前规定了很多功课给宝玉,现在贾政有信来,说快回来了,那不得了,还作什么诗社?宝玉紧张了。算一算,书法才写了几篇,根本不够。那时候要写书法的,我记得我们从前当学生时的寒暑假,要写多少大楷,多少小楷,要交的。怎么办呢?后来几个姑娘通通当枪手,大家一起来替他临摹,写了汇集过来也就够了,赶出来了,而且贾政因事又延期才回来。宝玉紧张一场,现在又能在园子里照样游荡了。

暮春,杨柳开花,柳絮到处飘。史湘云也蛮有才的,她的诗虽不是最顶尖,人家作一首,她一下子可以作几首出来,还不错,有捷才。看到柳絮在飘,她兴致来了,作词。《红楼梦》里词不多,都是诗,这一次词有几首也不错的,曹雪芹真是诗词歌赋样样行,所以,《红楼梦》是集所有文类大成,散文不用讲了,还有诗、有词、有赋,这些有形无形的都增加它的厚度。很多中国章回旧小说有理无理就作几首诗,可是曹雪芹他写诗、写词,都有用意的。柳絮的特征是什么?飘泊、飘零,史湘云就作了一首小令,调寄《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蛮有趣的一首小词,心中得意找黛玉来看,她说,我们这几次都没有填词,干脆来填个词,换个新花样。她们就研究了各自抽签,抽出词牌,宝钗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了《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他们点了一炷香,香点完,要把词作出来。一炷香很快,探春说,我只得了半首: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讲柳絮留也留不住,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似乎有一种预警。这一群女孩子后来死的死,散的散,探春本人也流落到海疆去,分离就是她的命运了。有意思的是,作完词她们又放风筝,风筝到处飘,最后把风筝的线一剪,通通飘走了。这也是她们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作诗填词,探春无意间写到了聚散无常的命运。

我要提醒一下,大家记不记得第五回,宝玉不是在太虚幻境看册子吗?每一个人有一幅画讲她的命运,像薛宝钗跟林黛玉是雪里面埋个金簪,树上面挂一个带子;探春那一幅是一个人在江边,仰头望着放风筝。探春的命运就像风筝一样,最后飘走了。大家恐怕也不太记得元宵的时候,她们每个人都打一个谜语,黛玉讲的是“更香”,烧着心的香。宝钗讲“竹夫人”,是一个空的枕头,恩爱夫妻不到冬。记得吗?探春的谜语是风筝,风筝在那边放走了。所以探春这句“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不光她一个人像柳絮飘走,以后这些姐妹们也各自分离。“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是秦氏的鬼魂告诉王熙凤,最后贾家的命运就是如此,探春在无意间讲出来了。看看林黛玉这首《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好是好,太悲了,也好像一首悼词,哀悼柳絮,写她自己。“飘泊亦如人命薄”,她这里用了一个典,关盼盼啊,那些燕子楼的薄命女的典故,“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东风吹走了,春天留不住,人聚散无常,也留不住啊!

作品简介: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

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

看文学大师白先勇如何细腻解说《红楼梦》这本“天书”,

看二位小说家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红楼梦》导读是白先勇先生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东亚系主要授课之一,分中英文两种课程,持续二十多年。

二○一四年,台大邀请回母校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由于《红楼梦》这本“天书”历来的研究、批评、考据、索隐,林林总总,汗牛充栋,各方争议热烈,任何一家之言,都难下断论。白先勇藉三学期的细说,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的小说艺术:神话架构、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

《红楼梦》早被公认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更是集大成的才子书,才子书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风流人物。当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这种才子?他性好《红楼梦》,熟读大半生,尤其跨越两百多年时空,以小说家与小说家心灵相印,岂非最适当的解人?

白先勇的细说,除了体大思精的掌握全书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处处见出其中个别呈露的微妙涵义。白先勇“要把金针度与人”,绝不止浅层的讲故事,说人物,他透过解构、剖析、抒理、同情……出入宏观与微观,如同曹雪芹书写那么强烈的兴致勃勃,将毕生对《红楼梦》的钻研体会,倾囊相授。

透过这套书详实而精准的整理呈现,不仅对《红楼梦》的欣赏与理解,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更带给读者对传统、对文学、对文化、对人生的感悟与启发。

作者:白先勇

标签:白先勇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红楼梦红学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最热门章节:
1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2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3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4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5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6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7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8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9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10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更多『文学理论』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