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读本 精彩片段:
(二四)章法
(《随园诗话》)卷六:“时文之学①,有害于诗,而暗中消息,又有一贯之理。
余案头置某公诗一册,其人负重名。郭运青侍讲来读之,引手横截于五七字之间,曰:
诗虽工,气脉不贯,其人殆不能时文者耶。余曰:是也。后与程鱼门论及②,程韪其言。
余曰:韩、柳、欧、苏俱非为时文者③,何以诗皆流贯。程曰:韩、柳、欧、苏所为策论应试之文④,即今之时文也;不曾从事于此,则心不细而脉不清。余曰:然则今之工时文而不能诗者何故。程曰:庄子有言,仁义者,先王之蘧庐也⑤,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今之时文之谓也。”参观卷八《程鱼门云时文有害古文》条。按渔洋早有此论⑥。
《池北偶谈》卷十三谓:“予尝见一布衣有诗名者,其诗多格格不达,以问汪钝翁⑦。
钝翁云:此君坐未尝解为时文故耳;时文虽无与诗古文,然不解八股,即理路终不分明。
近见王恽《玉堂嘉话》一条⑧,鹿厂先生曰:作文字当从科举中来,不然而汗漫披猖,是出入不由户也。亦与此言同。”《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七张宗柟附识复申论渔洋之意⑨。鹿厂语见《玉堂嘉话》卷二。汪、程两家语亦中理,一言蔽之,即:诗学亦须取资于修辞学耳。五七字工而气脉不贯者,知修辞学所谓句法,而不解其所谓章法也。(242—243页)①时文:指应举所用的八股文。
②程鱼门:清程晋芳字。初名廷鐄。
③韩:唐韩愈。柳:唐柳宗元。欧:宋欧阳修。苏:宋苏轼。
④韩、柳、欧、苏都写过奏议文、诏令文,全是公牍文的写法,后来的八股文与之有相通处。
⑤蘧(qú渠)庐:驿站所设之房舍,供过往之人休息的地方。
⑥渔洋:清王士禛,号渔洋山人。撰有《池北偶谈》二十六卷。
⑦汪钝翁:清汪琬,字苕文,号钝翁。
⑧《玉堂嘉话》:元王恽撰,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