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如何修证佛法_第七讲

南怀瑾
宗教哲学
总共17章(已完结

如何修证佛法 精彩片段:

第七讲

内容提要。

十念法门。

安般、止观、炼气。

安般品第十七。

正意、正身、正言。

出息入息。

气与两腿。

罗云念安般。

今天我们讲事相的重要部分,是小乘经典的增壹阿含经。采用这一部经典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就是:隋唐以前,出家在家修持证果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出家方面,在神僧传、神尼传中,都可以看到。而那时禅宗及密宗,都还没有传到中国来。依据佛最初的说法,小乘经典的四阿含经,就是现在佛学所讲的南传佛教。

增壹阿含经是四阿含经中的一部分,在三国东汉年间传入中国,是中印学术文化最热闹的时候。当时佛教在中国,正萌芽灿烂,与中国三玄之学的易经、老子、庄子互相融合。在政治上,南北朝是最混乱的时期,但在学术史上,则是最特殊的转变期,先后持续两三百年之久。

当时出家学佛修成证果的人很多,并没有人特别讲究奇经八脉之类的事,不过有神通的人很多。如大家都知道的佛图澄,晚上看经时,把塞胸口一个肉洞的棉花拿出来,自然就从自身放出光明来了。有时觉得胃吃得太脏了,就到河边,把胃拉出来洗一洗,洗干净又放回去。杯度和尚要过江,把杨柳枝丢在河里,踏着就过去了。但那时的修持,差不多都走阿含经路线,走的是“念”的路子,以八正道来说,即是正念。

阿含经有十念法门。什么叫念呢?就是对于心灵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自己的心灵,采用“念”的方法。

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也有人称「念安那般那」,就是念呼吸与息,也就是现在密宗、道家的炼气法。中国道家讲气脉,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响。接着是「念身」,最后一个是「念死」。

这十念包括了一切修持的方法。大乘佛法是以小乘为基础,小乘做不到,免谈大乘。

作品简介:

本书内容:这一次我们讲这一门课,有一个因缘,在此先报告一下。诸位学佛、学禅、学打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盘盘腿,会有很大的好处,不讲有没有功夫,先把两条腿练熟再说。现在继续刚才的话,谈到开讲这个课程的因缘。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间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二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作者:南怀瑾

标签:如何修证佛法南怀瑾

如何修证佛法》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八讲2第二十七讲3第二十六讲4第二十五讲5第二十四讲6第二十三讲7第二十二讲8第二十一讲9第八讲10第七讲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