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奥秘 精彩片段:
第十六章 种子的潜力
1973年4月1日于印度孟买
第一个问题:
昨天晚上你说克里虚纳、基督、佛陀,他们是人类可能性和成长的最高点,然后你说:瑜珈和坦陀罗的心理学不给人理想,而按照坦陀罗来说,有一个理想是错的,参考这些说法,请你解释一个启发和一个理想之间的不同。请你告诉我们,在一个追求者的人生里,启发有什么重要性?请你告诉我们,是否即使在一个静心者的追求之道上被一个伟人所启发也是一项错误?
佛陀、克里虚纳、或基督,他们不是你的理想,你不要跟随他们,如果你跟随他们,你将会错过他们,而你自己的佛性将永远不会被达成。佛陀不是理想,佛性才是理想;耶稣不是理想,基督本性才是理想。佛性跟佛陀是不一样的;基督本性跟耶稣也是不一样的,耶稣只是很多基督里面的一个,你可以变成一个基督(神),但是你永远无法变成一个耶稣;你可以变成一个佛,但是你永远无法变成乔达摩。乔达摩(佛陀的名字)变成一个佛,你也能够变成一个佛。佛性是一种品质!它是一种经验!当然,当乔达摩变成一个佛,乔达摩有它本身的个体性,你有你本身的个体性,当你变成一个佛,这两个佛将会不一样,最内在的经验将会一样,但是那个表达将会不同——绝对不同,不可能比较,只有在最内在的核心,你们才会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最内在的核心没有个体性,个体性只是在周围。当你进入越深,个体性就越消失。在最内在的核心,你就好像没有人;在最内在的核心,你只是一个深深的空、一个无物——一个"尚雅"(空)、一个零。因为这个空无,所以没有不同,因为两个无物不可能不同,但是两个东西一定是不同的。两个"什么东西"一定不会相同,而两个"无物"一定不会不同。当一个人变成完全空无,变成一个零点,那就跟在耶稣里面的、在克里虚纳里面的、在佛陀里面的类似。当你达到那最终的,你就达到了这个"尚雅"——这个空无。
但是你的人格、你对狂喜的表达一定会不同,米拉(Meeera)会跳舞,而佛陀永远不可能跳舞,不可能去想象佛陀会跳舞,它看起来是荒谬的,但是米拉像佛陀一样坐在菩提树下看起来也是荒谬的,她将会失去每一样东西,她将根本不是一个米拉,她将是一个模仿,真正的米拉只能够被想成在狂喜之中,在她自己爱的疯狂当中跳舞,那是她的表现,但最内在的核心是一样的。在跳舞的米拉里面,和在静静地坐着、就好像一个雕像的佛陀里面,那个最内在的核心是一样的,但周围是不一样的,跳舞和静静地坐着只是在周围的部分。如果你进入米拉里面,当你进入越深,跳舞将会停止,米拉将会停止。如果你深入佛陀里面,静坐将会停止,个人化的佛陀将会停止。
你能够变成一个佛,但是你永远无法变成一个乔达摩佛,事情就是这样。不要使他们成为你的理想,否则你将会开始模仿他们,而如果你模仿,你能做什么呢?你能够从外在压迫一些东西,但那将是一个造假的现象,你将会变成假的,只是画上去的,你将会看起来像佛陀,比佛陀更像。你可以看起来像,但那只是一个外表,在深处你还是保持一样,这将会产生二分性、产生冲突、产生内在的痛苦,你将会处于受苦之中。
唯有当你是真正的你自己,你才能够处于喜乐之中,当你扮演别人的时候,你永远无法感觉到任何快乐,所以要记住坦陀罗的讯息:你就是理想。不要模仿别人,要去发现你自己。注意看一个佛,你不需要模仿他,当你注意看一个佛,有一个可能性会在你里面深深地打击着你,某些彼岸的事可以发生,佛只是一个象征说某些事已经发生在这个人身上,而如果它能够发生在这个人身上,它就能够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然后整个人类的可能性就被显示出来了。
在耶稣里面、在米拉里面、在柴坦雅(Chaitanya)里面,有一个可能性被显示出来、未来被显示出来,你不需要维持现状,比现状更进一步是可能的,所以,佛只是一个未来的象征,不要模仿他,相反地,要让他的生命、他的存在,以及那个发生的现象变成你里面一个新的饥渴,就是这样。一定不要满足于你自己的现状,让佛变成你里面的一个不满足、一个想去超越的饥渴、一个进入未知领域的饥渴。当你到达你自己存在的顶峰,你将会知道在菩提树下的佛发生了什么、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发生了什么、或是当米拉在街上跳舞的时候,她发生了什么。你将会知道,但是你的表达将会是你自己的。你将不会成为米拉、佛陀、或耶稣,你将会成为你自己,你以前从来没有成为你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不能说什么,你是不能够预测的,没有人能够说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说你将会怎么表达,你将会唱歌、跳舞、画画、或保持宁静,如果能够预测说你将会像这样或像那样,那么你就变成一个机械。
只有对机械装置才能够预测,人类的意识是不能够预测的,那是它的自由,所以当坦陀罗说:不要跟着理想走,它不是意味着要否定佛陀,不,它不是一个否定,事实上,它意味着要如何找到你自己的佛性。跟着别人走,你将会错过它,按照你自己的途径,你就能够得到它、你就能够达成它。
有一个人来找布克由(Bokuyu)禅师。布克由的师父是一个非常有名、众所皆知、非常伟大的人,所以有人问:"你真的是跟着你师父走吗?"布克由说:"是的,我是跟着他走。"但是那个发问的人觉得不对劲,因为全国都知道,布克由根本没有跟着他的师父走,所以那个人说:"你想骗我吗?每一个人都知道,而你也知道,你根本没有跟着你的师父走,而你却说你跟着他走,这是什么意思?"布克由说:"我是跟着我师父走,因为我师父从来不跟他师父走,这就是我从他那里学来的,他是他自己!"跟随佛陀、跟随耶稣,就是要这样做,就是要这样做!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真正跟着他们走,你也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佛陀从来不模仿任何人,而唯有在他完全停止模仿的时候,他才达到了成道。当他变成他自己,当他离开所有途径和所有教导,以及所有教条,他才能够达成。如果你学他,你就不要学他,这并不是似是而非的,它只是看起来如此。如果你以一个死的常规来跟着他走,如果你模仿他,那么你就不是在仿效他,他从来不模仿任何人,唯有如此,他才能够变成高峰。了解他,但是不要模仿他,那么,有一个微妙的模仿将会发生,但那是内在的,那不是一个模仿。
在尼采伟大的作品《查拉图斯特如是说》里面,查拉图斯特(Zarathustra)给他弟子最后的讯息是:"留意我,我已经将所有要告诉你们的东西都告诉你们,现在,留意我,不要模仿我,把我忘掉,离开我,然后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