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武士·美国特种部队内幕 精彩片段:
12、风暴中的影子
心理战
这次战争中公开报道最少的肯定是心理战。心理战是一项综合性的行动,它有以下几项目的:为战争提供联军支持,反击伊拉克的宣传,威慑萨达姆的军队,动摇伊拉克作战的决心。
心理战行动的准备早在美军集结时就开始了。第4心理战大队大队长托尼·诺曼德上校向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提交了一个全面心理战行动的计划,既有战术行动(主要针对敌军),也有战略行动(主要针对民众)。诺曼德曾在巴拿马开展过非常成功的心理战。这一次,他在刚从第4营营长岗位上调来的丹尼尔·德夫林中校带领的参谋人员帮助下,起草了一个宽泛的计划。施瓦茨科普夫从一开始就非常热衷于心理战,这与他对特种部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心理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课题,但是很多人把它搞得复杂化了,搞到最后,根本就没法理解了,”德夫林说道。第4心理战大队部署到海湾之后,他担任了该大队的副指挥官。“首先,任何政治、军事、法律、信息或经济行动,本质上都可以是心理的,因此它们都是国家层次上心理战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其次,在各大总部司令的影响范围内,任何军事和信息行动在本质上都可以是心理的,都可以成为司令官执行心理战计划的一部分;第三,战场上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可以成为心理战计划的一部分。真正的优秀指挥官都理解战场的心理本质。”
计划完成之后,诺曼德等了2天才得以向总司令作简要汇报,可是还没来得及汇报,他又被叫走了,于是他让德夫林去汇报。
德夫林叙述说:
“他说,如果他回来之前我必须作汇报的话,叫我不要有顾虑。他告诉我说,‘这次汇报是否成功,将决定我们是参加这次行动,还是回到布拉格堡去耙地上的松针。’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实际关系。我们之间说话非常直截了当,但也有许多友谊和幽默。他是我的上司,知道我是可以信赖的。”
总司令办公室叫德夫林去了2次,但都因为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办而让他回去了。“总司令许多重叠的时间安排真令人惊讶,”德夫林回忆说。最后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终于安排时间听取了汇报。
“我进去之后,根据一个活页夹上的内容向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做了一次面对面的汇报,”德夫林继续说。“大概有6名参谋跟着我走进办公室,站在房间的一个角上,等着看我被问倒的好戏,因为总部的大多数参谋都不太把我们放在眼里。我汇报结束时,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的右拳砰地往桌子一敲,接着说道:‘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目前正在进行一场信息战,而我们正在失利。要使这一切变成现实,需要我做些什么呢?’汇报之后,那些参谋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施瓦茨科普夫亲自草拟了一份电报稿,把它说得更加有力,然后让人发给科林·鲍威尔。电报要求给予心理战方面的支持,结果,第4心理战大队于8月25日开始部署到海湾地区。首批到达的小组中包括诺曼德、德夫林和一些策划人员以及其他人员。作为来自布拉格堡派出的心理战小组,诺曼德和他手下的一班参谋人员立刻着手制定更详细的行动计划,其中涉及到大范围的战略、行动和战术任务。即使得到总司令的支持,诺曼德的大部分心理战计划还是在国防部闲置了好几个月,显然是被华盛顿的地缘政治的敏感性耽误的。
“我们担心越界行动,”诺曼德上校后来解释说。越界行动——从沙特阿拉伯越过边界进入伊拉克——在很多情况下本身就有很大的危险性,经常发生事与愿违的情况,造成尴尬局面,因此很可能被华盛顿置于次要地位。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发动一场战略宣传,以便告诉伊拉克民众为什么这场战争是邪恶的。它也使得针对伊拉克军人的战术行动陷于瘫痪。
“一张传单就是一次越界行动,”诺曼德说道。“他们告诉你要把目标指向伊拉克军人,可是你做不到,因为他们不在你所处的边界的一侧,你又不能进行越界行动。”
由于官方的抵制,诺曼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带着计划来回奔波于华盛顿和利雅得之间,争取从国防部和国务院的官员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其他高级军官那里得到批准。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他最终获得同意,使计划得以执行。
勉勉强强地,华盛顿把这个计划分成了两半——公开行动的和秘密行动的。“公开的”心理战行动没什么问题,但是秘密行动却被耽搁了。第22条军规:诺曼德想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被看作是“秘密的”,其中许多只是因为要得到另一个组织或国家的帮助而已。只有一部叫《沙漠中的边界》的电影是个例外——但由于延误了时间,其中一些部分已经过时,不得不重新编辑——针对伊拉克的一些主要心理战计划全部被耽搁。这部电影后来被偷偷带进了伊拉克并免费发放到世界各地,可是“战略”心理战行动——针对伊拉克普通民众,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国家会受到攻击——的其他方面几乎都没有得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