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夺战·中国第一并购战财经纪实 精彩片段:
第二十二章 江山启示
德治为本
江山争夺战的法律之战是国内顶级的,先后参战的律师都是大牌律师,三大法学泰斗更是统领中国的法律界,大战涉及很多法律边缘地带,在我们欣赏精彩绝伦的辩论后,也引申出一个新问题,法治和人治的问题。
我们一直呼吁要完善各种法律,提倡法治,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法治来解决公平呢?
不一定。其实法律越多、越细,老百姓就越没有什么法律地位。因为你没有钱,你就请不到大律师,结果你就是有理也不一定能得到公平。
股权合并仲裁,参战律师都发挥出色,特别是缠讼大师的水平令人叹为观止,不服不行。让人感叹的是,这只是一场商业战争,企业之间没有什么对和错,都是利益驱动下的面子之争,可要是民事案件呢?
假定你开个奔驰,把人给撞死了,你只要有钱,请一个擅长民事诉讼的大律师,那么你有可能不仅不赔钱,不承担责任,你还能找死者家属麻烦呢?大律师会帮你说:你家那人为什么用脑袋把我的新车给撞坏了,你要赔钱。
因此,法治其实也有问题,最后是把正义和公平交给懂法律的人,这批人将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如果他们心术不正,他们将操纵法律,利用法律漏洞,制造冤案。从这个角度看,法治社会未必比人治社会好,这不仅是法律完善的问题,更是执法和护法群体的道德水准。
法治和人治的本质都是人治,只是按什么标准裁决,如果社会道德出现问题,那么什么治都一样,都是人治,只是换个群体说了算的问题。
现在类似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时有发生,每出一个事件,我们往往归咎于监管、法律、制度漏洞等因素。其实这些都是次要因素,根本问题是社会道德下降。
假如没有假货,大家都不制造假货,要那些监管有什么用?
监管如同河堤,是防止洪水的。如果没有洪水,那么修不修堤无所谓,如果洪水不断上涨,那么无论你怎么修,肯定会不断破堤的。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主要方法是用疏,不用堵。今天我们面临食品安全等事件,往往想到用堵的方法,什么加强监管、加强惩罚,而不去疏通造假者心理因素,这是治标不治本。
很多造假者是明知故犯,为了挣钱不择手段,这说明道德出现偏差,类似事件越多,越说明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没有道德底限,那么防备的效果是很差的,何况不少参与防备者本身就属于应该防备的对象。
所以社会公平的根本是道德,只有拥有道德和正义的人负责法律,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