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_第二十六章 贺龙三打鹤峰

刘秉荣
纪实报告
总共35章(已完结

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 精彩片段:

第二十六章 贺龙三打鹤峰

鹤峰,旧名杨溪,或称容阳、容美。据史载,在公元806年(唐元和元年)前,土家族人就于此居住。土司也由田姓家族世代承袭,原属四川,明隶湖广。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满清统治者出兵容美,逼死土司田明如。1735年正式废除土司制度,将容美司分划为鹤峰州、长乐县,辛亥革命后,改州为县。

鹤峰地处鄂西南,东邻五峰,南接石门、桑植,西靠宣恩,北壤巴东、建始。武陵山脉绵延境内,山密起伏,地形复杂。境内有搂水、盈河,还有南渡江等数条支流汇入溇水。这些河流婉蜒于大山深谷之间,险滩相接,两岸重峦叠嶂,断崖千尺,蔚为壮观。沿河各地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人烟较密。县内多山间盆地,宜于耕种。

鹤峰全县时约有六万多人,其中土家、苗、满等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由于土地、山林高度集中掌握在土豪劣绅手中,百姓生活极为贫困,特别是少数民族,还要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处境更加悲惨。

由于鹤峰地处偏壤,县内的地主豪绅实力雄厚,实际操纵着政权。县知事变成了头号土豪,县以下有总公署,公署设首士,首士就是一方的土豪;公署以下的保董,排首均由土豪劣绅担任,或直接在他们的掌握之下。因此,保以上都直接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武装,形成团防割据局面。时团防头子有徐青山、李秀峰、陆明清、覃福斋、王文轩、于名臣、于章如、孙俊峰等。这些人又各自寻找靠山,形成割据、混战。直弄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而当时鹤峰城中最大土豪是张左臣、李右相,百姓称其为“左臣右相”。

北伐军兴,大革命风暴也刮到了鹤峰。1926年冬,共产党员陈子杰来到鹤峰。其为鹤峰城关人,在武汉读书时加入了共产党。陈回到鹤峰后,利用国共两党合作之机,在城关、走马坪宣传党的政策,积极筹建农民协会。正当农会欲成立之际,上海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股反革命风也刮到了鹤峰,许多赞成办农会的人,有的消沉,有的说农会的坏话。这当儿,党组织又派徐钧如到鹤峰进行秘密工作。徐以办国民党党部宣传三民主义为 掩护,在河水寨的鹤鸣书院秘密举办共产主义训练班,向先进青年宣传共产 主义,并积极吸收先进分子入党。训练班办了三个月,其先后发展吴琛、田春甫、范松之为党员。汪集团于“七一五”公开反共后,鹤峰警察局到徐钧如家突然搜查,由于徐钧如平时警惕性高,终使敌一无所获。而徐钧如的舅父,大土豪李秀峰察觉徐“确系共产分子”,企图加害于他,徐及时巧妙地转移到农村,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当贺龙于1928年4月率红四军抵鹤峰红土坪时,贺龙派了汪毅夫与徐钧如取得了联系,徐钧如和共产党员范松之到了红土坪,与贺龙接上了关系。

话转回头。贺龙率红四军从邬阳关的斑竹园出发,向鹤峰城挺进。以陈宗瑜的特种大队为先锋。当晚达留驾司、两河口宿营。

时鹤峰的国民党县长唐庭耀探听贺龙率人马前来进攻,大惊,急派县常练队队长田少梦及其儿子田三幼在邻阳关通往鹤峰城的要隘观音坡防守。田少梦父子曾投靠过红军,后见红军势弱,又反了水。

观音坡上下七八里,两边是悬岩峭壁,中部一条之字形小路,坡高路窄,地形十分险要,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所在。

田少梦父子到了观音坡,即在关口上安放了滚林雷石,并设置了一些“汉阳造”。

贺龙侦知田少梦父子于观音坡设兵。便与陈宗瑜相商一计,由贺龙带兵于夜间点火把佯攻,陈宗瑜率特种大队翻山偷袭。是夜,红四军指战员在两河口河坝里,点燃无数支火把,并由 一部分战士举火把来来去去,迷惑敌军。守隘的田家父子和兵丁果然被火把迷惑,注意力都被吸了过去。而这时,陈宗瑜率特种大队,翻过悬崖绝壁,摸上了观音顶。突然向守关的常练队发起进攻。枪声响后,贺龙知道陈宗瑜得了手,当即下令人马加紧攻击。两下夹攻,使田少梦父子和常练队,不战而溃。贺龙率红军紧紧追赶,常练队跑入城中,红军也追入城中。

时贺龙指挥红军抢占了县城的制高点威风台,陈宗瑜率特种大队,直冲进县衙,双方激战一小时,县长唐庭耀即率残兵向太平镇逃窜。红四军遂占领了鹤峰。

是役,红军夺汉阳造十余支。当天,军部进驻河畔之书院一带。

红四军占鹤峰后,一面加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一面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和捉拿反动分子,焚烧县公署及豪绅地主之契约房屋,并筹备县苏维埃的建立工作。

作品简介:

1928年4月2日,由周逸群、贺龙、贺锦斋等领导的桑植起义正式发动。贺龙指挥工农革命军一举歼灭守城团防武装,夺取了县城。接着,建立了桑植县革命委员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四处张贴《工农革命军布告》,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工农革命军的宗旨。周逸群率一部转移到鄂西的石首,组织中共鄂西特委,领导洪湖地区的武装斗争。贺龙收拢失散的三四百人,在桑植、鹤峰边界重整队伍,坚持游击斗争。6月间,重新攻下洪家关,收编部分地方武装,使工农革命军恢复到1500多人,7月,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恽代英任党代表(未到职),从而开始了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作者简介:刘秉荣,男,汉族,生于1945年3月,天津宝坻人,中共党员。1965年应征入伍,历任部队记者、文艺期刊编辑、主编,武警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大校军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法制日报》特约记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工农红军全传》、《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全传》、《红海忠魂》、《魂飘重霄九》、《西路军魂》、《国民政府秘史》、《北伐青史》、《辛亥革命秘史》、《杨三姐告状》、《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刘家友传》、《新编拍案惊奇》、《菜刀记》、《贺龙演义》、《东方武警》、《南疆擒魔》、《英雄赞歌》、《善书》、《贺龙传奇》、《彭德怀传奇》、《朱声达将军传》、《新军阀大战》、《洪湖曲》、《屹立》等50余部著作,并在各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总字数3500万。《红二方面军纪实》获全军新作品三等奖,《洪湖曲》获全军第五届图书奖。

作者:刘秉荣

标签:刘秉荣洪湖血浪红军历史纪实报告

洪湖血浪·湘鄂西暴动纪实》最热门章节:
1第三十四章 公安会师2第三十三章 洪湖水,长又长3第三十二章 熊传藻英勇就义4第三十一章 周逸群决心赴中央5第三十章 “砍头莫过五尺矮”6第二十九章 贺龙攻打长阳7第二十八章 贺龙攻打西教乡8第二十七章 赤溪大捷9第二十六章 贺龙三打鹤峰10第二十五章 “神兵”父子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