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历程·百色、龙州暴动纪实 精彩片段:
尾声 纪念碑下的喁语
1996年8月1日,广西首府南宁,南湖公园。一座纪念碑高高地耸立着。热灼的骄阳正垂挂在花岗岩石的碑顶之上。
天空的蔚蓝,湖水的清碧和着树丛的郁绿,映衬着纪念碑庄严而凝重的赭褐色。高峻的碑体仿佛矗立在宇宙的长河之岸,观风云变幻,听浪涛澎湃!
迎头,是李明瑞、韦拔群等英烈们的群塑,碑基上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碑文:“纪念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原红七军军长张云逸老将军曾说过:红七军出了不止五十个将军,每一个将军是多少次战斗打出来的?五十个将军加起来有多少次战斗?而成百上千的指战员却在历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连姓名也没有留下。红七军、红八军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是一部轰轰烈烈的革命征战史!其中,有凯歌高奏的辉煌篇章,也有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悲惨壮烈的一页。如今,那些参加气壮山河的千里转战、万里长征的英雄们大都作古了,然而,他们经历了多么漫长、多么复杂、多么令人震惊的奋斗历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浴血苦战,同时还要经受来自队伍内部的残酷无情的斗争,他们有的没有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却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含冤而去!这是多么悲壮而又极为痛苦的人生?他们每个人的归宿里,包涵着多少对历史和未来的警悟与昭示!
一些红七军的老战士在子女们的搀扶下,在烈士碑前默哀肃立。看到他们当年的首长终于可以在九泉之下瞑目了,心中不禁泛起几多欣喜而又夹杂着的酸楚。
他们说,如果李明瑞、韦拔群不死,在今后的革命生涯中,还能荣立多少功勋啊!那虎虎有生气的勇将声威,也将会得到党和人民给予他们的应有的荣誉和地位!
一位老将军说,那是1986年,邓小平来广西为纪念碑动土奠基。邓小平回忆起红七、红八军的情形,特别回忆起李明瑞,他说:“李明瑞入党是我到上海请中央批准的,我们俩人一路走向江西。李明瑞是红七、红八军的总指挥,我是总政委,苏维埃主席是雷经天。八军被打垮了,七军能打! ”对于李明瑞,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中,邓小平一直怀念他。70年代的时候, 邓小平曾几次对毛泽东说:“李明瑞是错杀的!”至今提起李明瑞,在他的言辞之中,还总是闪露着激动难平之情。
在耀目的阳光下看李明瑞、韦拔群等英烈们的雕像,明暗曲折,轮廓粗犷,却可以从刀劈斧凿的线条中体会出他们的卓识、操守与坚毅,那便是无可取代的威壮与魄大了!
我们永远无法仰见他们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向民间,随处都有关云长的雕像:浓正的长眉,丹凤的亮眼,紫赯色的面孔,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如果把关公的五绺长髯去掉,相信就是英烈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中国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我仿佛听到他们的喁语:其实我们的形体并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不为我们塑像,大概后人也能体会到那种慷慨赴死,威武不屈的气概吧?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壮魄荡魂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所有的英豪杰士都把自我的形体投入这条河里,即使碎成肉泥,又何足惜矣!但请相信,他们的骨灰即使在胡雨夷风中也会散放着不朽的芳香!
啊!繁星万点纷纷飘落,犹如桃李之缤纷,礼花之灿烂。瞬间耀亮人生旅途上的每一块石子,每一株小草,每一朵浪花……一切震铄古今的人生之谜,一切功过是非休戚荣辱生离死别,在这里都淡化了,融进了一曲徐缓博大远播天涯的生命赞歌!
在这里,盛满知足的宁静,凝聚着一个悠久而坚定的信仰,能在一个个寂寞暗夜袭来时也有耐心期待天光。
在这里,英烈们望过山的高旷,水的长波,在后人的灵魂和血液里,酿满坦然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