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 精彩片段:
十二、思考篇
我虽仍穿着军装,但十几年不曾好好接触过部队了——也算是分工不同使然吧。十几年后重返,我对它有一种恍如隔了一个世纪的感觉。
外表上看部队的着装、内务、队列等等还是我熟悉的,但人员的精神面貌大不同了,最突出的印象是她再不像过去那样鸦雀无声了。
十几年前我们干什么呢?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一个连甚至一个团集体背诵语录,背诵“老三篇”。
我给年轻的战友们讲这些,他们捧腹大笑。有人问:
“你当时干什么?你不觉得可笑么?”
“我……觉得可笑,但我不敢笑。”
“你打过仗么?你看不出那一套在战场上毫无用处?”
“我……看出了一点点,我想每个人都看得出,但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这就是当年的鸦雀无声!
今天,我无论找个什么人来谈,在谈了他们的亲历与见闻之后,必有许多条他们自己的“认为”和“体会”,这是他们的议论,也是他们的思考。从战场感受到国家命运,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从现实到历史,对上级的批评意见,无论是在座的不在座的,是直接上司或高层领导,都指名道姓,有褒有贬,毫无顾忌!
我不认为他们每个人的意见都是对的,更不能要求他们每句话都严谨确切,但至少这些意见总体是一个呼声——军队也要改革!值得上级认真听取,作为制定决策的参考。不能说我们军队这些年没有改革。这种鸦雀无声的状况不复存在的本身,人人议军议政的本身,说明我们军队在响应和贯彻邓主席解放思想的号召和“鸦雀无声不好”的指示方面,已经腾飞到一定高度了。
对新时期建军思想的思考
——张又侠(副师长)
(他现在37岁、将门之子。1968年父亲被批斗时托昆明军区一位战友将他带到云南当了兵。他见我开宗明义地说:“你不要以为我沾了父亲的光,实际上我受他的连累可大了,我是自己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