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黑雾 精彩片段:
代跋
我为什么要写《日本的黑雾》
经常有人问我写《日本的黑雾》的意图。
作为一个小说家的作品,这本书可能使读者感到有些奇怪。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松本是不是出于反美的意图而写的呢?”大概是因为大家有这样一种印象:这些作品把在美国占领日本期间发生的离奇事件一概归咎于占领军的阴谋了。
此外,也有人指责我说,这种写法“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也不是单纯的报告或评论,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大概由于我是个小说家,他们才提出这种疑问。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抱着反美观点来写这一系列作品的,也不是一开始就用“占领军的阴谋”这样一个尺度来衡量一切事件的。我只是在追究各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
首先谈谈我写《日本的黑雾》的动机吧。先得回到最初写完《帝国银行事件》这部小说的时候。在探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我查出它的背景与美军总司令部的某部门有关连。我认为要是不把这一点追究清楚,“帝国银行事件”是无法弄个水落石出的。
判决书上至今也没有说明,被认为是“帝国银行事件”的真凶的平泽贞通所使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毒药,他又是怎样弄到手的。
凶犯所使用的毒药一般被认为是“氰化钾”,其实它并不是这样一种简单的东西。只要读一下最初的侦查记录就可以知道它是氰酸化合物;可是当局并没有从化学上解释明白这是怎样一种化合物,就不了了之。
再说,平泽最初的“供词”中关于他怎样把毒药弄到手的说法也不能令人信服,甚至连检察当局也无法写到判决书上,只好简单地说那是“被告所曾持有的”。因此,把这看作是凶器的说法确实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许多人都说这种毒药是由战争期间的陆军特殊研究所系统制造出来的,他们至今也仍抱着这种怀疑。但是由于当时这个陆军特殊研究所的性质是保密的,战后也没能把该所成员的行踪全都调查清楚。该所最高领导人石井中将还受到美军总司令部的庇护,当上了顾问。他在中国东北曾进行过战略用的细菌研究,苏联方面要求把他作为战犯予以起诉,然而美国方面一直把他庇护在自己的翼下。
“帝国银行事件”发生后,警视厅在侦查工作的最初阶段曾一再追究旧陆军系统的人,这个事实如今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但是不知由于什么原故,侦查方向半路上忽然急剧地改变了,把一切罪过都加在从北海道押来的一个市井画家身上,案件就这么“解决”了。我认为当时警视厅在侦查的最初阶段所遇到的强大障碍,就是美军总司令部这堵高于一切的墙壁。
美军总司令部有个专门调查日本旧陆军特殊研究工作☾1☽的组织,我认为这堵墙壁实质上就是由于美军总司令部力加防范,不让这个组织在日本方面的侦查之下暴出来而形成的。不管凶手是谁,反正美军总司令部都是不愿意由于追究这一案件而让外间知道有这样一个严加保密的组织。
由于美军总司令部不愿意暴露其秘密组织,“帝国银行事件”才有了那样的结局,但是我认为“下山事件”是美国占领军在比这大得多的意图之下策划出来的。
国营铁道公司第一任总裁下山定则究竟是自杀的呢,还是被谋害的,警视厅至今还没有做出结论。不过从公布出来的《“下山事件”白皮书》的内容来看,已断定为自杀的。现在侦查工作已告结束,看来得出的也是自杀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