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怪诞行为学3·非理性的你_体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

丹·艾瑞里
社会心理
总共97章(已完结

怪诞行为学3·非理性的你 精彩片段:

体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

亲爱的丹:

你好!

你曾多次提到损失厌恶的理论,认为失败的痛苦远比胜利的快乐更强烈。最近的世界杯比赛极有可能是世界历史上观众人数最多的一项赛事,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对它显然都十分投入。倘若真的如损失厌恶所表明的那样,人们遭受到失败的痛苦大于他们获胜的喜悦,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都成了某支队伍的球迷呢?毕竟,作为球迷,遭遇失败的机会(感觉非常痛苦)与获胜的机会(不能带来相同程度的情感效用)几乎是同样多的。因此,总体说来,许多场比赛的结果,对球迷而言都是不满意的。在运用损失厌恶原则的时候,我是否漏掉了什么东西?损失厌恶与体育运动真的没有关系吗?

费尔南多

“体育迷”的说法暗示了人们在此类事情上拥有选择权,他们仔细考虑过成为某一支球队球迷的利与弊。从个人角度来说,我猜想我们选择全力支持某支球队与其说是理性的选择,不如说与我们的宗教信仰更接近。这表明,在选择自己支持的球队时,事实上我们做出的并不是主动选择(至少不是经过深思熟虑、有根据的)。我们的环境、家庭和朋友影响了我们与球队的关系。

你的问题所包含的另外一种假设是:当我们在选择自己支持的球队时,我们会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情感。这种情感会随着球队的失利而产生,与获胜带来的情感刺激相对立。你的这一观点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不是很擅长预测失败将会带给我们的情感反应。因此,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不大可能精确地把损失厌恶的全部影响考虑在内。

在你的问题中,你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损失厌恶原则可能不适用于体育赛事。这种可能性非常有意思,我想解释一下你为什么是(或部分是)正确的。体育赛事不仅关乎结果,更关乎我们体验比赛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赛过程逐步呈现出来(即使是德国对巴西的那场7∶1的比赛)。与赌博不同,比赛需要时间,比赛的过程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最大的享受。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两个人:N(无所谓者)和F(球迷)。损失厌恶所隐含的意思是无论比赛结果如何,N最终都会产生一种中立的情感体验,而F可能会感到愉悦或者沮丧,两者概率相等(对这两种可能的结果的期望值是消极的)。但是,这种分析只考虑了比赛结果。比赛过程本身带来的快乐,怎么没考虑在内呢?在这一点上,N不会在比赛过程中得到太多的情感体验,因为很显然,他不太在乎,他很可能会花时间去查看电话或者不断更换电视频道。相反,F会经历情感上的大起大落,感觉自己与球队以及比赛结果息息相关,因此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会全神贯注。现在,如果我们把比赛体验和最终结果都考虑在内,那么我们可以说,在每场比赛结束后,狂热的球迷都有可能经历巨大的失望和痛苦,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从比赛过程本身获得了很大的享受。就像生活中的许多其他领域一样,过程常常比最后的结果重要得多。

体育运动,损失厌恶,情感

作品简介:

去自助餐厅吃饭,如何才能实现你的投资收益最大化?

在震荡多变的股市中,如何保持平静,抑或不做出冲动的投资决策?

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戒烟?

能给人类的灵魂定价吗?

花几千美元买一块劳力士手表是理性的决策吗?

这一次,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与著名的《纽约客》漫画作者赫斐利联手,将他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Ask Ariely”(艾瑞里问答)加以补充和提炼,创作出这本图文并茂、风趣幽默的《怪诞行为学3·非理性的你》。

“Ask Ariely”专栏谈及的话题包括:购物、开车、当志愿者、同事关系、冒险、恋爱与婚姻、社交网络、健康与减肥、投资与欺骗、幸福与预期、日常生活与交友、价格与价值等。艾瑞里和赫斐用他们犀利的洞察力和幽默诙谐的图文,帮助我们应对我们所遇到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挑战。

阅读这本书,你会捧腹大笑,也会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你会学到针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

作者:丹·艾瑞里

翻译:杨清波

标签: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

怪诞行为学3·非理性的你》最热门章节:
1致谢2体育比赛的过程与结果3所谓的“服务”4讨厌的纳税日5积极信号和消极信号6男人和穿高跟鞋的女人7男性的诚实度8学着让自己放松9老鼠的性命与市场10自欺欺人的解释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