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技术元素_第五章 未来 梅斯-加罗点――奇点“临近”

凯文·凯利
社会心理
总共91章(已完结

技术元素 精彩片段:

第五章 未来

梅斯-加罗点――奇点“临近”

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受当前环境的深刻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预测常常是错的。超越当前的假设总是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假设渐渐失去成立的基础,其结果往往令人意想不到。大家都“知道”人们不会免费工作,如果他们真这么做,那工作质量也不行。因此,一般认为,可靠的百科全书不可能依靠志愿者劳动来完成,而这使我们对维基百科的意外成功缺乏预见能力。

预测本质上囿于当前藩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与最初看上去相比,预报可能更加受到预测者个人生活的束缚。讲个故事吧。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员帕蒂·梅斯☾1☽(Pattie Maes)注意到同事的一些奇怪行为。他们中有部分人对把自己的大脑内存下载到电脑这个硅制机器中非常感兴趣。他们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能成为某种永生的存在。据此推测,一旦下载完成,他们的灵魂就能轻易从一个硬件转移到另一个硬件。如此等等,永无休止。

实现这个奇迹的技术似乎还很遥远,但是人们都认为,一旦第一个超人类的人工智能(简称AI)出现,它可能会立刻决定研发下载人类大脑的技术。这一刻被命名为奇点,因为此后发生的一切几乎想都不敢想。但是如果有人能到达奇点,或者说,活到超人类心智实现那个时候,那么他就能通过下载获得永生。这样的话你离永恒也就不远了。办法嘛,就是活到“桥梁”被跨越那一天。

相信这些的家伙都是些,呃,男人。帕蒂把它看作男性的渴望。她猜想:“女人没那么想要以硅的形式获得永生,因为女人怀孕和分娩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下载、更新、自我复制’这样更具生物性的过程。当然男人也参与了生孩子这件事,但是对女人来说,这种体验更加具体、更加切身,就这点而言,可能更加真实。”

尽管如此,她的同事们真的期待这座通向永生之桥很快就出现。多快呢?神奇的是,他们所预测的奇点日期好像都正好集中在他们可能死亡之前。这是巧合吗?

1993年梅斯在奥地利林茨(Linz)的艺电大会☾2☽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永生是一个死命题”的演讲。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她的一位男同事,在其新书《肉体与机器》(Flesh and Machines)中这样总结了梅斯的演讲:

(梅斯)找了尽可能多的公开预测将意识下载到硅元件中的人,标出他们的预测日期与其满70岁的年份。不出所料,每个人这两个年份数据都相吻合。从他们个人出生时起70年,技术将成熟到能够让他们把自己的意识下载到电脑里。还真巧!他们每个人在脑子里都觉得自己会很走运,能在正确的时间恰好出现在正确的地点。

梅斯没有记录自己的演讲,也没有保留数据。之后14年里,更多的人公开了他们对奇点出现时间的预测。因此,在一位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我收集了我能找到的关于奇点何时到来的全部预测,以及预测者的出生日期,并在表格中一一对应。

亨利•亚当斯 | 1838 | 1921 | 83 |

詹姆斯·保罗·韦斯利 | 1921 | 2075 | 154 |

马文·明斯基 | 1927 | 2070 | 143 |

理查德·科伦 | 1933 | 2040 | 207 |

作品简介:

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争论、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都写在《技术元素》中,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KK

“技术元素”(technium)是凯文·凯利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 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 力的整体。

本书继承了《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的思考体系,谈到了文明进化、数字出版、免费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化生活等热议的话题。而更深层次的是,KK希望借此讨论:技术元素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应该拥抱还是拒绝它?人类对它本身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少把握?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里。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而阅读这样一本书,将能最贴近地了解到KK在思考什么。

作者:凯文·凯利

翻译:张行舟余倩周峰管策金鑫曾丹阳李远袁璐

标签:凯文·凯利技术元素科技技术商业互联网

技术元素》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未来 预言现在——《连线》杂志创刊五年引文集锦2第五章 未来 线性与指数的交叉3第五章 未来 实用图书馆4第五章 未来 当纸质书消亡的时候5第五章 未来 永恒之书6第五章 未来 麦克卢汉诞辰100年7第五章 未来 潜意识材料的收藏8第五章 未来 缺失的不远的未来9第五章 未来 梅斯-加罗点――奇点“临近”10第五章 未来 绑定在此刻的不确定性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