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菊与刀_投降后的日本人(3)

鲁思·本尼迪克特
社会心理
总共47章(已完结

菊与刀 精彩片段:

投降后的日本人(3)

日本曾经战胜过一个强国。在敌国最终投降,而且日本认为它并未嘲笑过日本时,日本作为战胜者,曾谨慎地避免侮辱失败的敌人。1905年俄军在旅顺口投降时,有一张日本妇孺皆知的著名照片。照片上,战胜者和战败者的区别只是军服不同,俄国军人并没有被解除武器,依然佩带着军刀。根据日本人流传的著名故事说,当俄军司令官斯提塞尔将军表示同意日方提出的投降条件时,一位日本大尉和一名翻译带着食品来到俄军司令部:

除了斯提塞尔将军的坐骑以外,所有军马已全被宰杀吃掉。因此,日本人带来的50只鸡和100个生鸡蛋受到了由衷的欢迎。

次日,斯提塞尔将军和乃木将军如约会见。

两位将军握手。斯提塞尔将军赞扬日本军队的英勇……乃木将军则称颂俄军长期的顽强防御。斯提塞尔将军对乃木将军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两个儿子表示同情……斯提塞尔将军把自己心爱的阿拉伯种白马送给乃木将军。乃木将军说,虽然极其希望从阁下手中得到这匹马,却必须首先献给天皇陛下。他相信这匹马一定会下赐给他。他许诺,如果那样,他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爱马那样加意爱护它。

日本人都知道,乃木将军为斯提塞尔将军的爱马专程在住宅前院建了一所马厩。据描述,它比乃木将军自己的住房还要讲究,将军死后,马厩成为了乃木神社的一部分。

有人认为,日本人自上次俄国投降后性格已完全改变,比如,他们在菲律宾的肆意破坏和残暴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对于像日本这样极易随着情况而变化道德标准的民族而言,上述结论未必是必然结论。首先,敌军在巴丹战役之后并没有投降,只有局部地区投降了。后来菲律宾的美军虽然投降了,日军仍在战斗。其次,日本人从未认为俄国人在本世纪初曾经“侮辱”过他们。与此相反,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几乎所有日本人都认为美国的政策是“蔑视日本”,或者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根本瞧不起日本”。他们对排日的移民法,对美国在朴茨茅斯和约及第二次裁军条约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作出这种反应的。美国在远东经济中影响的扩大以及我们对世界上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态度也促使日本人采取了同样的反应。因此,日本对俄国的胜利和日本在菲律宾对美国的胜利,显示了日本人行为的明显对立的两面性格:受过侮辱时是一面,反之是另一面。

美国取得最后胜利使日本人所处的环境再次发生了变化。如同日本人生活中的通例一样,他们的最终失败使他们放弃了此前所采取的方针。日本人的独特伦理观,使他们能够自行消除积怨。美国的政策和麦克阿瑟将军的对日管理没有增添需要清洗的新屈辱,他们只坚持那些在日本人看来仅仅属于接受战败的“当然结果”的事情,这种做法显然很奏效。

保留天皇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好。天皇先访问麦克阿瑟将军,而不是麦克阿瑟将军先访问天皇,这件事给日本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其意义是西方人难以估计的。据说,在建议天皇否认神格时,天皇曾提出异议,说到让他抛弃他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感到很为难。他真诚地说,日本人并未把他看作西方意义上的神。但是麦克阿瑟司令部劝说他,西方人关于“天皇仍在坚持神格”的想法,将会影响日本的国际声誉。于是天皇勉为其难,同意发表否认神格的声明。天皇在元旦发表了声明,并要求把世界各国对此事的评论全部译给他看。看了这些评论后,天皇致函麦克阿瑟司令部表示满意。外国人在此以前显然不会理解,天皇对发表声明一事竟然感到高兴。

美国的政策还允许日本人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部联合指令上明确写道:

对于在民主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劳动、工业、农业诸团体,应鼓励其发展并提供便利。

日本工人在许多产业中组织起来了。20世纪20年代及30年代积极活动的农民组合也重新抬头。对许多日本人来说,他们能够主动地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这就是日本在这次战争后果中有所收获的证明。美国一位特派记者告诉我,东京一位参加罢工者盯着美国士兵喜气洋洋地说:

“日本‘胜利’了!不是吗?”

今天日本的罢工与战前日本的农民起义很相似,那时农民请愿是因为年贡、赋役过重,妨碍了正常生产。它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没有要变革制度本身的企图。在今天,日本各地的罢工也没有降低生产。罢工者喜欢采取的办法是:

占领工厂,继续工作,增加生产,使经营者丢脸。在三井系统一家煤矿中,“罢工”的工作把管理人员全部赶出矿井,把日产量从250吨提高到620吨。足尾铜矿的工人在“罢工”中也增加了生产,并把工资提高了两倍。

作品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翻译: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

标签: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社会学

菊与刀》最热门章节:
1投降后的日本人(4)2投降后的日本人(3)3投降后的日本人(2)4投降后的日本人(1)5儿童学习(8)6儿童学习(7)7儿童学习(6)8儿童学习(5)9儿童学习(4)10儿童学习(3)
更多『社会心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