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驴找马:职业发展路线图 精彩片段:
后记:大雪覆盖下的文章(徐小平)
2003年元旦,我在加拿大西部爱德蒙顿(Edmonton)西城购物中心(West Edmonton Mall)的一个旅馆里。早晨醒来,才六点多钟。窗外是茫茫的大雪,室内是在甜蜜睡着的家人。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广告说:如果把这些店并排连起来,可以构成55个街区(city blocks),假如在每个店只停留五分钟,你需要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除了各种商店之外,购物中心里面还有人造海滩浴场、溜冰场、装备着世界最大过山车的游乐场以及一个人造海景,里面停泊着根据原样尺寸复制的哥伦比亚到达美洲时乘坐的"圣玛利亚"号航海船。围绕航海船不停地巡航的,是几艘载满游客观赏海底景色的游乐潜水艇。
我感到一阵幸福。我想到1988年的冬天,我第一次来到爱德蒙顿的经历。那时候,我是萨斯卡彻温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音乐系的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和朋友来到七百公里之外的这个商场,兴致勃勃地游逛着。但是,很快,一个小小的遭遇彻底打消了我的游兴。
在一家电器商店,我在那里欣赏着电视机和录像机。我有一个习惯,喜欢在电器柜台流连望返,我至今也保持着这个好习惯。但是,那次的我却没有得到多少快乐,因为一个亚洲人模样的店员走过来,问我:要买什么吗?我说不要。他突然转口问:Are you Chinese,你是中国人吗?我以为他要和我认祖攀亲呢,连忙兴奋地说是啊是啊!没想到,这个狗日的马上带着鄙夷的冷笑走开,就连起码的和我扯一两个"中国天气哈哈哈"之蛋的礼貌与耐心都没有。
这使我立即感到深深的侮辱。在这个世界最大商场游逛的快乐心情,遭到了重创。心里于是立即就阿Q起来--妈妈的,我是中国人,你狗日的是什么人?你一定来自一个比我更恶心的地方……我在心里愤愤不平地侮辱他的时候,其实也把自己归类成一个"恶心的地方来的人",只是你妈妈的来的地方"更"恶心……
在那个年代,中国刚刚开放,中国人和世界隔离得太久,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自己固然为看到了一个惊人的新世界而欢欣鼓舞,但新世界里的人们,却往往看到一个出土文物似的旧人类而心有疑虑、迷惑不解。我们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上和发达国家的人们,有太多的不应有的差异。
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举止行为上,而不是从语言对话中,看出一个华人来自于亚洲的哪个地区。尽管中国的经济在令人惊奇地持续飞跃,但中国与世界虽然越来越小却依然存在的巨大差距,是不用掩饰的。
当时我的心理反应,也许是有点过激的,但我的敏感却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伤痕。像我这样来自世界最穷国家最穷的留学生,一看就知道是在这里window shopping看热闹,那些靠销售提成过活的店员们,当他们在自己的晚餐都需要靠顾客的惠顾来解决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喜欢我们这样的人走进店铺--这个店员,可能是从我浮肿的脸上,想到了自己的饥饿。
我讪讪地走到了另外一家店门口。这是一家水晶店。路边的玻璃展示柜里,陈列着晶莹剔透各种水晶造型,煞是好看。一个店员乘我不备偷渡到了我身边,我躲闪不及,只好硬着头皮和他招呼。他说:很美丽是吗?我说是是是美;他说:喜欢吗?我说喜喜喜欢。但立即郑重声明:I am just looking around,我只是看看而已。别打我的主意,我不买。而且,最好也别问我是哪国人。
没想到那个店员非常客气地说:"理解。这样,让我把展柜给你打开,你好好欣赏一番"。说着就拿钥匙打开了那个锁着的玻璃柜,非常友善地请我仔细观赏。
刚刚受到伤害的我老人家于是非常感动。心里对这个店员充满了感激,并且心想:将来有了钱,一定来这个店里把他所有的东西都买下!
……
漫天大雪,掩盖了加拿大这个西部大城市的一切,却掩盖不住我对十五年前这些琐碎往事的记忆。我的心里甜蜜而苦涩。
这件往事虽小,但对于一个从八十年代走过来的留学生来说,却是终生难忘的大事。一滴水看大海--正是从这些零碎的"小事"中,留学生们也许敏感但并不脆弱的心灵,不断反光、折射着的,是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华人在国际间的形象,以及我们这些有幸受到中西方双重教育、了解中西方文化与发展差异的个人,在这个越来越小、越来越高度互相依存的世界上,我们对于家庭、社会、民族,以及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宿命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