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彼得·潘_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仙子吗

詹姆斯·巴里
寓言童话
总共18章(已完结

彼得·潘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仙子吗

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仙子吗

这段恐怖故事,打发得越快越好。头一个钻出树洞的是卷毛,他一出来,立刻就落到了切科的手里,切科把他扔给了斯密,斯密把他扔给了斯塔奇,斯塔奇把他扔给了比尔·鸠克斯,比尔·鸠克斯又把他扔给了努得勒。就这样,他被他们一扔一扔,最后被扔到了那个黑海盗的脚下。所有的孩子都这样残酷地从树洞里被拽了出来;有几个孩子有时候被抛到半空中,像传递一包包的货物一样。

最后一个出来的是温迪,她受到的待遇略有不同。胡克嘲弄地装作彬彬有礼的样子,对她举了举帽子,用胳臂挽着她,把她搀扶到别的孩子囚禁的地方。胡克的风度是那样高贵,温迪像着了迷似的,竟没有哭出来。她只不过是个小女孩呀。

要说胡克这一刻真的迷惑了温迪,似乎是贬低了她,但我们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温迪的失误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要是她拒绝挽着胡克的手臂(我们当然愿意这样来写她),她就会像别的孩子一样被抛在空中;那样,胡克就不会看到孩子们被捆绑的情况;假如他当时不在场,他也就不会发现斯莱特利的秘密;假如没有发现这个秘密,他就不会去卑鄙地图谋彼得的性命。

为了防止孩子们逃跑,海盗们把他们捆了起来,膝盖贴近耳朵捆成一团;为了捆绑他们,黑海盗把一根绳子割成相等的九段。全都顺顺当当地捆好了。最后轮到捆斯莱特利,这时,发现他像一个恼人的包裹一样,一道一道用完所有的绳子,剩下的绳子头不够打结了。海盗们恼怒之下就踢他,就像你踢一只包裹一样(说句公道话,你应该踢绳子);说也奇怪,是胡克叫他们停止暴行。胡克的嘴唇撅起来了,露出恶毒的得意神气。他的部下在捆绑这个不幸的孩子时,每次要捆紧他的这一部分,另一部分就胀出来厂,累得他们汗如雨下。胡克老练的头脑看透了斯莱特利的把戏,他勘察的不是结果,而是原因;他那副洋洋得意的样子说明他已找到了原因。斯莱特利脸发白了,他知道胡克突然发现了他的秘密,这样一个胀大了的孩子能钻得进的树洞,一个普通大人不用棍子捅,也一定能钻进去。可怜的斯莱持利,他现在是所有孩子们中最不幸的一个了,因为他为彼得担惊受伯,深深地懊悔他所做的事。原来,有一次他热极了,拼命喝水,把肚子胀得像现在这样大,他没有使自己缩小去就他的树洞,而是背着人削大了树洞来就他自己。

这就够了,胡克相信彼得现在终于落进了他的手心;不过他那阴暗的脑海里形成的这个计谋,一个字也没有从他嘴里吐露出来;他只作了个手势,命令把俘虏押上船去,他要独自留下。

怎样押送呢?他们被绳子捆成一团,原是可以像木桶一样滚下山坡的,但是途中要经过一些沼地。又是胡克的天才克服了困难。他指示,可以利用那间小屋子作为运输工具。孩子们被扔进了小屋子,四个强壮的海盗把它扛在肩上,其余的海盗跟在后面,唱起那支可恶的海盗歌。这支奇怪的队伍出发了,穿过了树林。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有人在哭;要是有,那哭声也给歌声淹没了。可是,当小屋于在树林里渐渐隐去时,从它的烟囱里升起了一缕细细的但又是勇敢的青烟,仿佛在向胡克挑战。

胡克看见了,这对彼得很不利。因为,若是这海盗心里还有一丝恻隐之心,这时也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现在只剩下胡克独自一人了,黑夜很快地降临,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蹑手蹑脚地走到斯莱特利的那棵树跟前,想弄清楚他是不是能从那里钻进去。他思索了好半晌,把他那顶不吉样的帽子放在草地上,好让吹来的一股清风轻抚他的头发。他的心虽黑,他的蓝眼睛却像长春花一样柔和。他屏息静听地下的动静,可是下面也和上面一样寂静无声。地下的屋子像是一座空无一人的荒宅。那孩子是睡着了,还是站在斯莱特利的树根下,手里拿着刀在等他?

这是没法知道的,除非下去。胡克把他的外套轻轻地脱下放在地上,紧紧地咬着嘴唇,直咬得流出了污血,他踏进了树洞。他是个勇敢的人;可是,一时竟不得不停下来擦额上的汗,他的汗像蜡烛油一样直淌。然后,他悄悄地下到这个从来不知道的地方。

他平安地来到了树洞底下,又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几乎喘不过气来了。等到他的眼睛逐渐习惯了黑暗,树下屋里的东西,才一件件看清楚;可是他贪婪的眼光,只注视着一件东西,那是他找了很久才终于找到的,就是那张大床。床上躺着熟睡的彼得。

彼得一点也不知道上面发生的惨事,孩子们离开后,他继续欢快地吹了一阵笛子。当然,他只是在凄惶中故意这样做,为的是证明他一点也不在乎。然后,他决定不吃药,为的是让温迪伤心。然后.他躺在床上不盖被子,好叫温迪更加烦恼;因为温迪总是把被子给他们盖得严严实实的,怕的是半夜里会着凉。然后彼得几乎要哭出来;可是他忽然又想到,要是他笑,温迪没准会多么生气;于是他狂傲地大笑,没笑完就睡着了。

彼得有时做梦,虽然不常做。可是他的梦比别的孩子更叫人难受。他在梦里常会痛哭,一连几个小时都摆脱不了梦的纠缠。他的梦,我猜想大概是和他那不明底细的来历有关。碰到这种时候,温迪总是把他从床上扶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膝上,用她自己发明的种种亲呢的方法抚慰他;等他悄悄平静下来,不等他醒,又把他放回床上,为的是不让他知道有损他的尊严的那些做法。可是这一回,彼得睡得一点梦都没有,一只胳臂耷拉在床沿下,一条腿拱了起来,没笑完的笑意还挂在嘴角上,嘴张着,露出珍珠般的两排小牙。

彼得就是这样毫无防御地被胡克发现了。胡克不声不响地站在树脚下,隔着房间望着他的敌人。胡克那阴暗的心里,难道没有激起一丝同情吗?这个人并不是坏到家了:他爱花(我听说),爱美妙的音乐(他自己弹竖琴弹得不坏);我们得坦白地承认,眼前这幅动人的景象深深地感动了他。要是他的善良一面占了上风,他也许会勉勉强强地走回树上,可是有个东西把他留了下来。

作品简介:

童话为我们揭开了记忆帷幔的一角,那里深藏着我们久已淡忘的童稚世界,可是我们已经失去了飞翔的翅膀,在索然寡味的成人世界里,童年如同一个纯洁无邪的梦。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无忧无虑……

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一本大人小孩都爱看的故事。

彼得·潘,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

因为害怕长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常去伦敦的肯辛顿公园游荡:如今长住在一个叫乌有岛的海岛上,成为一群被大人丢失的孩子们的队长。

在一个夏夜里,彼得·潘飞到伦敦,趁达林太太不在家,诱使她的小女孩温迪带着两个小弟弟跟他飞回乌有岛。大家推举温迪做母亲,从此过上了童话般奇妙的生活。他们一起做了许多英勇的事,包括一次被掠一了海盗船,彼得·潘与诡计多端的海盗头子胡克决一死战,使他掉进了鳄鱼的口中……

《彼得·潘》将荒诞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运用性格刻划、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纺织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它既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狂想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

作者:詹姆斯·巴里

翻译:艾柯

标签:彼得·潘詹姆斯·巴里艾柯

彼得·潘》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七章 温迪长大了-22第十七章 温迪长大了-13第十六章 回家4第十五章 和胡克拼个你死我活5第十四章 海盗船6第十三章 你相信有仙子吗7第十二章 孩子们被抓走了8第十一章 温迪的故事9第十章 快乐家庭10第九章 永无鸟
更多『寓言童话』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