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回忆录 精彩片段:
第二十一章 柏林战役
柏林战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最后一个战役,占有特殊的地位。随着柏林的攻克,一系列最重要的军事和政治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国战后的体制及德国在欧洲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苏联武装力量在准备同法西斯作最后搏斗的时候,是严格按照与各同盟国商定的要德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或在政治上都无条件投降的政策行事的。我们在战争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彻底肃清德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方面的法西斯主义,并使一切主要的纳粹罪犯为其在各占领国、特别是在蒙受众多苦难的我国所犯下的兽行、大规模屠杀、破坏以及对人民的凌辱而受到严厉的惩处。
最高统帅部在1944年11月就基本上确定了柏林战役的企图。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波美拉尼亚战役过程中又进一步加以明确。
在制定柏林战役计划时,也考虑了同盟国远征军的行动,它们在1945年3月底和4月初以宽大正面前出到莱茵河,并着手强渡该河,以便对德国中心地域展开总攻。
盟军最高统帅部给其部队规定的当前目标,是肃清鲁尔的敌军集团并占领鲁尔工业区。然后计划美军和英军在柏林方向上向易北河推进。同时美军和法军在南方方向上展开作战,以占领斯图加特地域和慕尼黑地域,并前出至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中心地域。
虽然根据雅尔塔会议决议,苏联占领区应远及柏林以西地区,而且苏军已进抵奥得河和尼斯河一线(距柏林60-100公里),并已作好开始柏林战役的准备,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仍然幻想在红军到达之前抢先占领柏林。
虽然美英两国政治家和军事家对战争最后阶段的战略目标的意见并不一致,然而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并未放弃在形势有利时占领柏林的想法。
例如1945年4月7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向盟军联合参谋部通报他有关最后几个战役的决心时,曾说道:
“倘若攻克莱比锡之后,不会有太多伤亡就能进至柏林的话,我将这样做。”他又说,“我非常同意进行战争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如果盟国占领柏林的意图超出本战场的纯军事考虑,我将乐于修改自己的计划和想法以实施这一战役。”☾1☽
3月底,艾森豪威尔经由美国军事代表团向斯大林通报了美英军队准备在柏林方向上前出到商定地域的计划。该通知表明,英美军队下一步将向东北方向进攻,以前出到吕贝克地域,而同时也将向东南方向进攻以消灭德国南部的敌人。
斯大林知道,希特勒当局近来正在积极活动图谋与英美两国政府单独媾和。考虑到德军毫无出路的处境,希特勒匪徒有可能在西面停止抵抗,给美英军队放开通往柏林的道路,以避免把柏林交给红军。
1945年3月27日,路透社驻21军团记者肯布尔谈到英美军队的进攻时宣称:“如果沿途不遇到抵抗,他们将向德国心脏挺进”。1945年4月中旬,美国观察员约翰·格罗维尔断言:“西战场实际上已不存在”。
英美军队在莱茵地域进攻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大家知道,希特勒军队对该处的掩护是十分薄弱的。本来,德国人退到莱茵区时,是能够组织有力的抵抗的。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主要原因是德军的基本兵力被调到了东线以对付苏军。甚至在德军鲁尔集团最危急的日子里,德国最高统帅部仍然继续抽调其西线的兵力来加强对苏军作战的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