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_五、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 大生产运动

李赤然
传记回忆
总共102章(已完结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精彩片段:

五、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

大生产运动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境内基本无工业,农业也很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七七”事变后大批外地青年及革命志士,为了参加伟大的抗日斗争,纷纷奔赴延安。机关、学校的人数不断增加,经费开支亦随之上升,边区人民的负担达到了极点。国民党当局不但不给予经济援助,反而停发薪饷,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造成整个边区经费和物资供应上的严重困难。

当时战士每月有1元津贴,干部每月2元,朱总司令每月也只有5元钱。每天指战员只有5分菜金,1斤半粮食。每个连每日也只有4、5元钱的菜金。按当时市价,每元钱只能买蔬菜30至40斤,或清油2斤,或柴禾100斤。若买了菜就买不起油、盐,根本谈不上吃肉了。有时因粮食接济不上会饿肚子。战士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有的下雪天还打着赤脚。每连的办公费只有几元钱,要用来买灯油、笔和纸,这还不能按时发给。部队中也发生个别情绪消沉、工作不安心,甚至动摇逃跑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根据毛泽东批示,部队决定开展农副业生产。

1938年8月8日留守兵团批示:为改善后方部队的物资生活,决定开展深入的大生产运动。具体要求是:

1、立即创办各种合作社,以盈余红利改善生活。

2、大量种植各种蔬菜,10月1日后做到自给自足,并储藏过冬。

3、开展磨坊、喂猪、养羊、做豆腐、生豆芽等副业生产。

4、9月底以前做到全部学会打草鞋,每人除穿外,能存1双以上。尽量发动做布鞋,各班分工合作,11月后,作到自给自足,同样要存1双以上。

5、在节省的伙食费中,抽出一部分购买羊毛、驼毛,分给战士织造,保证10月底每人有双毛线袜与手套(如能做成背心、衣服更好)。

6、提倡战士学会缝补衣服、上袜底。

7、对司务人员加强节约教育,防止浪费。

部队指战员积极响应,热情高涨,展开了生产运动大竞赛。仅半年时间,部队物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蔬菜能自给了,每周也能吃上1、2次肉。部分单位还解决了毛衣、毛袜、手套、鞋子等换季服装问题。一些军需品如挂包、子弹袋、裹腿等也得到解决。我们警备五团还给每人发了一块军用毛毯。

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加紧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为克服困难,减轻人民负担,坚持长期抗日战争,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中共中央财经部部长李富春在会上作了《加紧生产,坚持抗战》的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等出席大会并讲话。毛泽东说:现在日本侵略军、国民党顽固派妄图困死、饿死我们,怎么办?在我们面前摆着三条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紧接着党中央和毛泽东向边区军民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出“自动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留守兵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种蔬菜外,还要种粮,各部队要解决储存1个半月的口粮任务。如此我团需生产约13万斤粮食。干部、战士积极响应,努力生产,许多人披星戴月上山烧火开荒。战士黑树才每天开荒3亩半,大家称他为“气死牛”,得到留守兵团嘉奖,并树为标兵。团里还举办了“五卅生产大竞赛”,“纪念刘志丹生产周”等活动。全团开荒1200亩,收获12万斤细粮。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同时还自己解决了1289人用的毛毯、被服、鞋袜等。

作品简介:

李赤然,1914年生,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人。原名李宗贵,曾用名李忠桂。在陕西绥德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爱国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任小学校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7月任中共安定县区委书记。1933年6月被捕。1934年出狱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陕北红军第一团第一连指导员。1935年6月任陕北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第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后任第二团政治委员。参加陕北苏区的创建和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红二十五军同西北红军会师后,1935年11月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第二四一团政治委员。1936年2月至5月任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党委书记。5月至12月任第八十一师政治委员。1936年11月重新恢复红二十七军,任军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和劳山、直罗镇、东征和西征战役。1937年1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毕业后任陕甘宁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同年冬起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政治委员。人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军分区兼警备第一旅第三团政治委员。1946年5月起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兼关中警备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3月至9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陇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同年9月至1948年6月任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6月至1949年2月任西北野战军骑兵第六师政治委员。1949年2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第十二师政治委员、兰州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党委常委,同年春至1952年9月任第四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10月至1952年9月任党委副书记。1954年11月至1959年11月任防空部队高级防空学校政治委员,1955年1月至1959年11月任党委书记。1962年3月起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1962年6月至1965年8月任党委副书记。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2006年12月24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3岁。出版有《李赤然将军回忆录》。

作者:李赤然

标签:李赤然李赤然将军回忆录人物传记

李赤然将军回忆录》最热门章节:
1二、地下工作(1927-1934) 我在南沟岔庙会被捕2二、地下工作(1927-1934) 小学教师3二、地下工作(1927-1934) 我任安定县北二区区委书记4二、地下工作(1927-1934) 中共瓦窑堡党支部5二、地下工作(1927-1934) 绥德四师被查封6二、地下工作(1927-1934) 第一次送文件7二、地下工作(1927-1934) 我考入绥德四师8二、地下工作(1927-1934) 坚持斗争在瓦窑堡9二、地下工作(1927-1934) 15岁的共产党员10一、谢子长是我的引路人(1914-1927) 谢子长是我的引路人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