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精彩片段:
序 邓小平的智慧与胆略
张峰
1988年,笔者曾翻译出版一本小册子,《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演集》,当时也算得上一本畅销书,3次印刷达到了73000册。读者对这本书的青睐,是我这位译者始料末及的。看来读者感兴趣的,主要是它触及了一个在当时还算是敏感的话题,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创造历史?卡莱尔是英雄史观的典型代表,他直言不讳的英雄崇拜,即使是在19世纪40年代表达出来的,也在140年后已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反响。
“在我看来,世界的历史,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已完成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世界上耕耘过的伟人们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式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踵武前贤、竭力仿效的典范和楷模。甚至不妨说,他们是创世主。我们在世界上耳闻目睹的这一切实现了东西,不过是上天派给这个世界的伟人们的思想的外部物质结果、现实的表现和体现。可以公正地说,整个世界历史的灵魂就是这些伟人的历史。”
卡莱尔如是说。
笔者并不苟同卡莱尔的英雄史观。毕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没有人民群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不把正确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的行动,甚至违背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而一意孤行,再伟大的伟人也必将一事无成,再高明的谋略也终将化为孤家寡人的哀鸣。
但话又说过来,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民粹主义者,从来都不否认伟人、领袖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一个没有英雄辈出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缺乏英明领袖的政党,必然是没有前途的政党。因为,伟人、领袖毕竟是人民意愿的代表、集体智慧的体现。就伟人的作用,卡莱尔说得不错:
“伟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我们能挨近他便是幸福和快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他不是一支被点燃的蜡烛,而是上天恩赐我们的天然阳光。”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我们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为什么江泽民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自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以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形成高潮,有关邓小平的理论专著、论文大量出版,可谓汗牛充栋,有关邓小平的生平传记亦不少见,有的甚至是很权威的。但专门讲邓小平的智慧和胆略,并且是史论结合的论著却不多见。这正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赵丰教授这部著作的价值所在。
讲一个伟人的思想,不能不谈他的智慧,因为智慧是思想得以萌生的内核;讲一个伟人的实践,也不能不谈他的胆略,因为胆略是实践得以成功的魄力。作为一名邓小平理论的长期研究者,笔者想借此序谈谈对邓小平的智慧和胆略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同仁。
邓小平是智慧之人,不是小智慧,而是大智慧。所谓大智慧,从理论上讲是要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思维,就邓小平的智慧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曰破解难题,平稳转折。“文化大革命”是历时十年之久的全国性动乱,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一场浩劫。作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和打压的邓小平,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否定“文化大革命”亦在情理之中。但这场所谓的“革命”毕竟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动并领导的,甚至被毛泽东自诩为一生所干的两件大事之一。如何既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又维护毛泽东的威信、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成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难题。这的确是对邓小平政治智慧的一个考验。因为此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有过赫鲁晓夫以反个人崇拜为名全盘否定斯大林而造成混乱的前车之鉴。邓小平会不会是第二个赫鲁晓夫,成了当时的一个悬念。邓小平以高超的政治智慧,紧紧抓住什么是毛泽东思想、要完整确切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通过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的所有言论,更不等于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言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正是违背了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只有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才是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现在看来,邓小平对毛泽东晚年错误和毛泽东思想本身所做的这种“切割”,实在是高明之举,妥善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不丢老祖宗,又要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由此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军。
二曰求同存异,举重若轻。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着许多两难性的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是其中之一。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邓小平政治智慧的又一结晶。当今世界并不太平,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国家间、民族间的争端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很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经验,即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合情合理的方式方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邓小平的话说,“不只对第三世界,而且对全人类都具有长远意义。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三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相当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甚至国家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我们中国也由于国内政治风波而遭受西方国家制裁。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些人悲观失望,哀叹红旗能打多久。也有人情绪亢奋,主张中国挑旗硬干。邓小平又一次显示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谋略。首先是冷静观察,善于守拙。不能把形势看得一片漆黑,总是有可利用的矛盾。世界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其次是稳住阵脚,埋头实干。不要惊慌失措,首先是中国自己不要乱,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再次是沉着应付,有所作为。我们不着急,也不悲观,泰然处之。“第三世界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不当头,又要有作为,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那之后的二十年,党中央正是坚持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谋略,在“捧杀”面前不上当,在重大利益上不让步,实现经济上的长足发展,使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展示社会主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