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精彩片段:
第十章 高瞻远瞩:用“南方谈话”的脚步说话
八、小康社会的设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与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
大平正芳首相对日本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起过重要作用。1960年池田内阁成立时,大平担任官房长官,当时他提出了日本未来十年的收入倍增计划,到1970年这个计划实现了。于是,大平对一衣带水的邻邦的领导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根据自己独立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大平的这个问题,使邓小平陷入了沉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决定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但实际上达到什么程度,步子怎么走,心中还没有数。大平的提问启发了邓小平具体思考这个问题。
他“想了一分钟”,随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发展战略的设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使到本世纪末,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已经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平均收入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平均收入达到一千美金,我们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很落后的。我只能说,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后来多次提到这次谈话,说中国式的现代化,一千美元,小康社会这些概念都是在那次谈话中形成的。这样一个重大设想的提出,看起来似乎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只经过短暂的思考,其实在这背后,有着重要的认识背景,全党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而决非出于个人一时的灵感。
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毛泽东建议、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的现代化任务。但是,由于后来“阶级斗争为纲”和十年动乱的影响,我们不可能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经济建设又表现出急躁冒进的倾向,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的目标和口号。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邓小平和许多领导人发表了重要意见,深刻指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因此发展目标不可能订得过高,实现现代化的时间也不可能太短。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的。
实事求是,是小康目标的最大特点。这个目标只要达到第三世界比较富裕一点国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落后。这与过去那种看似鼓舞人心,实际上是天方夜谭式幻想的目标比起来,似乎是低调,但却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因为这一目标规定二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2%,而从前十年的发展来看,年均增长超过了9%。
没有对国情和世界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没有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邓小平是不可能提出这一设想的。但同时,邓小平作为一位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使他能够从新的角度,把握历史发展的契机,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地构思未来,这才是他能够抓住偶然机会提出这一设想的主要原因。
经过党中央领导集体和理论界的研究论证,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