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张之洞_第九章 试办洋务 二、朝中有人好做官!张之洞派杨锐进京入朝

唐浩明
传记回忆
总共119章(已完结

张之洞 精彩片段:

第九章 试办洋务

二、朝中有人好做官!张之洞派杨锐进京入朝

一天下午,杨锐拿着一张邸报走进张之洞的签押房:“香师,有人在说开禁闱赌的坏话了。”

张之洞正在批阅公牍,他放下手中的笔,并不太在意地问:“说什么坏话?”

“有人上折给太后、皇上。”杨锐将邸报递了过来。“邸报将这个折子给登出来了。”

“喔,上折子啦?”张之洞的神态显然比刚才在意多了。“给我看看。”

张之洞拿来邸报,认真地看了起来。这是一个名叫高鸿渐的御史上的折子。折子上说,近闻广东开放闱赌之禁,无识粤民踊跃参与,奸商从中操持,牟取暴利,影响所及,遍于士农工商。朝廷鉴于闱赌之害,早在同治初年便已禁止。现有人无视朝命,竟联络鼓噪,死灰复燃。请朝廷严饬广东巡抚应予制止,为首者应严加惩处。

张之洞轻轻一笑:“高鸿渐是谁,我不认识。他大概还不太知悉内情,话也说得温和,暂且不管。你给我注意近日邸报,说不定还有厉害的攻讦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以后的几天里,杨锐几乎每天都在邸报上看到有言及广东闱赌的文章。这天的邸报竟然并列登出两篇措辞尖刻的奏章,都点了张之洞的名,也都说这事是张之洞一手操办的。建议朝廷立即将张之洞革职严办,刹住这股歪风,以维护朝廷抡才大典之尊严,而杜绝奸人贪婪无耻之妄念。

张之洞看那上折的人,一个是詹事府的右庶子莫吉文。此人张之洞很熟悉。他是张之洞的同年,先前两人相处很好。在张之洞做洗马时,他已是侍读,莫吉文为张之洞多年学政还屈居下僚而不平。后来张之洞晋升从二品,反而对张不满起来,说他是靠堂兄的力量走醇王府的门子而夤缘高升的,从此对张之洞视若路人。张之洞到太原后,从张佩纶的来信中知莫吉文投到李鸿章的门下,这两年迁升很快。张之洞从莫吉文的参折中看出了背景:这无疑是李鸿章在作祟,以报远仇而泄近愤。另一个上折的是都察院的易果信。此人是谁,张之洞想了许久想不起来,看来是自己离京后这几年新上来的人。易果信给闱赌列了四大害处:科场舞弊、商贾受累、奸民纵恣、赌匪横行。

“这些人很可鄙,也不到广东来实地查访一下就上这样的折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杨锐气愤愤地说。

张之洞想,若自己还在京师做言官的话,说不定听到这事也会上折纠弹,便笑了笑说:“从奏折上的文字来看,上折的人也无大错,风闻具奏,原是言官的职分所在,也无须到广东来查访。”

张之洞端起茶杯,沉吟起来。

“要害在哪里呢?”杨锐给老师添上水后,轻声问。

“要害在奏折之外。”张之洞指了指“莫吉文”三字,“此人是李少荃的人。”

作品简介: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写历史小说,要能概括出某一时代的精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简直无所不能。奇怪的是,往往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作者:唐浩明

标签:唐浩明张之洞历史晚清传记

张之洞》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七章 血溅变法 五、光绪帝两颁衣带诏,谭嗣同夜访法华寺2第十七章 血溅变法 四、小军机谭嗣同无情奚落大军机刚毅3第十七章 血溅变法 三、老太婆提醒慈禧:是不能让皇帝再胡闹下去了4第十七章 血溅变法 二、奉旨进京的张之洞突然半途折回5第十七章 血溅变法 一、六十九岁寿诞这天,《诏定国是》的起草者翁同穌被削去一切职务,驱逐出朝6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六、集湖广幕府之才智,做维新护旧之文章7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五、大变局前夕,鹿传霖传授十六字为官真诀:启沃君心,恪守臣节,力行新政,不背旧章8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四、总署衙门东花厅,康有为舌战众大臣9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三、张之洞以钦差之礼接待梁启超10第十六章 中体西用 二、汉阳铁厂弊端重重难以为继,不得已由官办改商办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