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神奇圣人王阳明_第五章 石破天惊圣人出 智慧表述的是终极真理

雾满拦江
传记回忆
总共178章(已完结

神奇圣人王阳明 精彩片段:

第五章 石破天惊圣人出

智慧表述的是终极真理

正好好说着王阳明,突然又扯到了古希腊的柏拉图,这是因为,唯有从柏拉图的认知角度出发,才能够让我们弄明白王守仁到底发现了什么。至于我们提到的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其人的哲学思想中,也有着和王守仁一般无二的说法。

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王阳明最为精典的美学片断:他与朋友游南镇,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而在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留下来的哲学残章之中,也有着和阳明先生同样的叙述:

当心灵开始推动时,在运动中的一切事物就开始分开。心灵推动到什么程度,万物就分别到什么程度。而这个涡旋运动和分离作用同时又造成了事物的更强烈的分离。

这个永恒的心灵,确乎现在也存在于其他一切事物存在的地方,以及周围的物质中,曾与这物质相连的东西中,和业已与它分离的东西中。

诸如此类。

总之大家是殊途同归。总归大家说的都是同一桩事体。总归一句话:所有的智慧都将在终点相逢,所有的智慧,描述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孔子称之为仁。子曰:仁者爱人。而《大学》开篇,则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意这个至善。

这个东西,孟子称之为取义。义者,宜也,也就是你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或是不该,其衡量标准,就是仁,就是善。

这个东西,佛家称之为慈悲,禅宗则直截了当称之为善知识。知识的取向就是善,善的本身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听到这句话,会眉开眼笑的。

这个东西,道家称之为道,老子著《道德经》,“道德经”这三个字,“道”说的就是这个东西,“德”是说这个东西的性质特征,“经”就是表述的意思——而对这个东西的性质表述,最终成为了品评人类品德的道德,这就是最典型不过的致良知,最典型不过的美德即知识。

而王守仁所做的,就是把孔子的话,把孟子的话,把老子的话,把苏格拉底的话,把阿那克萨哥拉的话,把柏拉图的话,用他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

作品简介:

讲述了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王阳明的一生都是传奇,他曾是叛逆少年行事乖张,后来怎样潜心向学,终成大器?走上仕途,官场险恶,王阳明如何化险为夷,举重若轻?身为一介书生,王阳明为什么能料敌制胜,用兵如神,只用十四天平定宁王叛乱?目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王阳明如何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在五百年后的今天,神州大地为何掀起王阳明热,将阳明心学视为最后的一剂心灵解药?雾满拦江运用最新史料,以幽默有趣的笔调为你解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从中理清阳明心学的脉络,解读成大事业者必备的终极智慧。

作者:雾满拦江

标签:雾满拦江王阳明历史阳明心学

神奇圣人王阳明》最热门章节:
1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徐爱的悲剧2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史上最扯的嘉奖3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老套路百试百灵4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最后的剿杀5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精妙的杀人游戏6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兵不厌诈7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史上最拉风的讲学8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最重要的位置9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发火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10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做人要有诚意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