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蒋介石传_第十八章 战争结束

布赖恩·克罗泽
传记回忆
总共24章(已完结

蒋介石传 精彩片段:

第十八章 战争结束

让罗斯福总统、马歇尔将军以及美国在战时的其他领导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蒋介石对消灭日本人反倒不如他们感兴趣。

高斯在一份电文中提到有人说蒋介石是奋力领导中国抗日的伟大领袖,对此高斯评论说:“看看眼前这些冷酷的事实,谁都会认为这是在胡说。”

在一段时间里,罗斯福觉得他和蒋介石委员长的对话简直像“对牛弹琴”。

蒋介石说:

“就我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日本,而是我的国家的统一。我肯定你们美国人总有一天会打日本,也许要我动用保留在西北对付共产党的军队帮忙,也许不用。在另一方面,如果我让毛泽东把他的宣传扩展到整个自由中国,我们就是在冒险,我们将一无所获,你们美国人也一样。我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毛泽东的背后有一个共产主义的学说,并且后面还有俄国。”

这些话可以说基本上是委员长讲的,但它的可靠性仍值得怀疑。

这段文字引自法国空军莱昂内尔·马克斯·蔡桑将军写的中国内战史,作者把这段话安排在记叙蒋介石与史迪威讨论的上下文中。

虽然史迪威好象不曾引用过完全相同的话,但这些内容与蒋介石在私下交谈中所持的观点是一致的。它集中体现了蒋介石在二次大战正打得不可开交时的态度,也为美国为什么对蒋介石火冒三丈作出了最好的解释。

让罗斯福总统、马歇尔将军以及美国在战时的其他领导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蒋介石对消灭日本人反倒不如他们感兴趣,在1938年底之后五年半的时间里,日本人没有怎么去碰中央军,也没有发动新的重大的进攻。而蒋介石这一边则十分满足于坐等观望事态的发展。他的那些训练和装备得最好的精锐部队,都在西北逼近延安的战线上对付共产党的军队。

的确,在日本入侵中国的早期阶段,中国的中央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这时的美国还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地处在中立的状态之中。但是,中国目前已卷入了一场更广泛的战争,罗斯福将怎样理解中国政府那种消极被动的做法呢、美国人支持这样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政府,并予以物质上的援助,这样做对吗?如果把这些援助提供给那些淳朴高尚而只是名为“共产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是不是会利用得更好一些呢?

白宫得到的消息和情况以及美国报界公开的报道有很多很多,而且相互矛盾。其中,有史迪威将军发回来的言词尖刻的电文,里面全是在抱怨国民党军队里的官僚是如何的无能,如何的混乱,以及委员长这个人是如何的碍事。还有美国在重庆的大使高斯写回来的持怀疑态度的报告。有一次,高斯在一份电文中提到有人说蒋介石是奋力领导中国抗日的伟大领袖,对此高斯评论说:“看着眼前这些冷酷的事实,谁都会认为这是在胡说。”

1942年10月1日,落选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来到了中国。威尔基体格魁梧,善于交际,而且很容易轻信别人。

他被他所看到的情况征服了。战时的首都为了欢迎他,把门面乔装打扮了一番。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蒋夫人那种诱人的魅力以及委员长学者般的派头,冲昏了威尔基的头脑。

他参观了黄河边的“作战前线”,那里摆放着“缴来的”日本人的武器和装备,其中包括头盔(据说这些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就是为了打动来参观的重要人物)。对此,威尔基虽然也产生过一点点怀疑,但又很快打消了。

作品简介:

国内最早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蒋介石传记,许多内容皆为国内首次披露。

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刻影响了近观代中国的历史走向。长久以来,人们对其功过是非的评价呈现多极趋势,中外史学界也热衷于研究、挖掘蒋介石的生平、性格及思想。由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撰写的《蒋介石传》。抛开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审慎、敏锐地考察了蒋介石波澜起伏的传奇一生。在西方出版以来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第一部真正尊重历史与当事人的权威的蒋介石传记。

作者深入探索历史的真实与复杂,多次亲自赴台会晤蒋介石本人,与国民党上层要员频繁接触,专访过蒋经国、陈立夫、王世杰等人,并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蒋介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严谨、扎实的考证,全面探讨了不同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生平、思想性格、政治作为及治国方略等。对于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布赖恩·克罗泽

标签:蒋介石布赖恩·克罗泽民国史

蒋介石传》最热门章节:
1第廿四章 对蒋介石的评价2第廿三章 最后二十年3第廿二章 避难之地4第廿一章 蒋介石失去大陆5第二十章 蒋介石引退6第十九章 马歇尔使命的失败7第十八章 战争结束8第十七章 蒋介石和他的同盟者9第十六章 日本陷入困境10第十五章 日本全面侵华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