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 精彩片段:
第四部分
“考试”——邓小平和法拉奇(1)
试 题: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方 式:开卷,一问一答,即席采访。
监考人:人民和历史。
出题人: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
答题人:邓小平。
时 间:1980年8月21日和23日。
地 点:中国北京,中南海。
得 分:(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了。)
挂在人民大会堂的两幅毛泽东画像被取下。西方观察家说中国正在“非毛化”。《人民日报》首次明确界定评价毛泽东的基本走向:不是非毛化,而是非神化。
1985年10月16日,邓小平在设宴招待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亚历山德罗·纳塔时,纳塔跟邓小平说:“不少意大利人都见过你。你1980年同我国记者法拉奇的谈话非常精彩,已收到你的文选中,我们都拜读了。”
邓小平笑着回答道:“我同她谈了七八个小时,她给我出了许多难回答的题目,我总算通过了考试。”
考试?!
一个记者的采访被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比喻成“考试”,这是少有的。尤其是对这个让赫鲁晓夫也害怕的被西方人誉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邓小平来说,更是语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