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决战太原:解放战争档案_第三篇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 第07章 鏖战首义门,激战小北门

林可行
战争军事
总共13章(已完结

决战太原:解放战争档案 精彩片段:

第三篇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

第07章 鏖战首义门,激战小北门

双虎鏖战首义门

太原敌军总兵力的80%被歼灭于外围之后,我各路大军迅速收拢,将太原城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下一步,就要攻城了。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突破口选择得正确与否,是进攻战成败的关键。攻城也是这样。从何处突破敌人的防御,这将对一举登城和向纵深发展进攻,有很大关系。

太原的首义门(在今太原市五一广场一带),素有“铁门”之称。它高三丈六尺,上宽二丈五尺,下宽四丈五尺,左有胜利门,右有复兴门,是阎锡山退守太原城垣之后,防御最为强固的城门之一。

为加强这里的防护,阎锡山在首义门一带修筑了大量工事。就其形状来说,有圆的方的,高的低的,明的暗的,有凸出来的,也有凹进去的。在城垣脚下,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和一条护城路。护城路上有坦克、装甲车来往巡逻。在首义门的两旁,筑有6个大母碉和两个钢板卧虎碉。在首义门东西50丈以内的城垣正面,从上至下构筑了9层工事,配置有各种火炮40余门,轻重机枪240多挺,喷火器30具,各种火力点总共250多处。还有所谓可以转动的“原子别孔”。

一个美国记者曾在他的观感中写道:“任何人都会为这里的工事、碉堡而感到吃惊。高的低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藏在地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密集火网,”阎锡山把它吹嘘为“太原铁城之铁门”,“坚如钢铁的要塞”。太原绥靖公署参谋赵世铃也嚣张地扬言:“倘共军由首义门攻城,我可在几秒钟内,将城前变成一片火海,使共军死无葬身之地。”

按说,这次选择攻城的突破口,是应当避开敌人这一强点的。但19兵团某师,却偏偏看中了首义门。

19兵团某师是一支能攻善守的英雄部队。在多次战斗中,尤以长于攻城作战而闻名。这次突破太原城垣,他们计划以两个团并肩突击。首义门以西第12号突出部,为大功团五六三团。担任突击的是该团的“钢铁第一营”。尖刀连是该营第一连。在首义门以西的第11号突出部,为五六二团。担任突破的是赫赫有名的该团第2营。尖刀连是该营第六连。

这个师把突破口选在首义门,从这个师的代师长张挺的意见看,有这样几个有利条件,一是太原城内的我地下工作人员送来的太原城防图,详细说明了首义门一带敌人的防御工事和部署情况。二是敌人自恃首义门牢不可破,估计我军不会由此突破,麻痹大意,警惕不高,三是我军已以此为对象,进行了多次登城训练。四是突破城垣以后,便于我军向敌纵深发展,直插太原绥靖公署。把突破口选在首义门,实际上是选在了敌人最要害的部位。搞掉了它,就可以动摇其全局,使敌人整个防御解体。

他们把方案报到了军部。军长郑维山很快作了批复,同意他们的方案。正在这时,我渡江大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的消息,传到了太原前线。指战员们情绪更加激昂振奋。在一连的阵地上,火力组机枪手王海的火性子脾气又犯了。他来到突击组的战士潘根生跟前,粗声粗气地说:

“咋搞的?攻城的命令还不下来?我恨不得一下子把城墙踏平,打烂阎罐罐,为太原人民报仇。”

“不能急,不能急。城外作战昨天早晨才结束。要攻城,也得各攻城的部队都准备好。听徐团长说,前线司令员昨天向敌人发出了立即投降的最后通牒。敌人要是聪明点,宣布投降,还能避免城内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咱还是沉住气,多考虑点困难,多琢磨些办法。”

潘根生见王海脖子上的青筋下去了,又说:

“我估计,时间不会长了。越是敌人没动静,越证明他不投降。你来看看我的立功计划行不行?”

作品简介: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作者:林可行

标签:林可行解放战争档案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太原

决战太原:解放战争档案》最热门章节:
1附录 附录二:太原历史沿革2附录 附录一:老区英烈人物3第三篇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 第10章 活捉众魔头,太原城告捷4第三篇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 第09章 街巷浴血战,直捣巢穴5第三篇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 第08章 城东擒戴炳南,奇袭鼓楼6第三篇 太原战役第二阶段 第07章 鏖战首义门,激战小北门7第二篇 太原战役第一阶段 第06章 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8第二篇 太原战役第一阶段 第05章 黄樵松起义遭挫,歼敌汾河西9第二篇 太原战役第一阶段 第04章 攻占牛驼寨,阎魔头金蝉脱壳10第一篇 战前部署 第03章 群众支前忙,我军获得城防图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