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思想的星空_第四辑 纯粹的写作 青春的反抗和自救——肖睿《一路嚎叫》序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2章(已完结

思想的星空 精彩片段:

第四辑 纯粹的写作

青春的反抗和自救——肖睿《一路嚎叫》序

现在我厌烦透了的一件事是有人请我写序,这几乎必然会把我这个软心肠的人逼入两难的境地,不是违心地答应,就是冷酷地拒绝。就在我处于这样心情中的时候,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位久违的朋友。他带来了他的朋友的孩子的一本书的清样,还有一篇写好的序,说是知道我忙,不占用我的宝贵时间,只要我同意以我的名义发表就可以了。这当然不可以,我又不是什么首长,过去、现在、将来都不能用这种方式掠人之美或代人受过。我答应留下看看再说,暗下决心,如果不好,一定直言不讳或者找个借口推辞。

当我翻阅这部题为《一路嚎叫》的书稿时,我发现我这一回比较幸运。这本书的作者,那个我不认识的刚从中学毕业的肖睿,并没有用青春期的空洞嚎叫令我耳聋头昏。读了不多篇幅后我便开始相信,他是一个有天赋爱思考的少年,他的文学才华自如地游刃在荒诞和现实之间,他的思维锋芒常常切中教育和时尚的弊端。我相信他还是善读书的,不说别的,单看他恰到好处地从亨利·米勒、凯鲁亚克、金斯堡、贝克特、昆德拉等人作品中各挑出一段与远行和逃跑相关的话用作各章的题记,就可知他多么了解自己所要处理的主题及其精神谱系了。

青春的愤懑和反叛是一个古老的主题,在不同时代的舞台上不断重演。在今天的时代,作者展示给我们的场景是私立学校里的金钱崇拜和伪劣教育,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代沟,朋克和摇滚,游戏机和毛片,男孩子的自慰和性幻想。故事在这个背景下展开,叙述了一个高中男生和他的同伴逃离学校去投奔想象中的天堂——位于城市边缘的一个摇滚人聚居的村子——的经历。这是一个关于逃跑的故事,在现行教育下,无辜的青春备受压抑和羞辱,不得不用逃跑的方式反抗和自救。主人公对这种教育的评价是:“未来都很年轻,学校的任务是把他们教老”,亦即把天真的孩子培养成具有所谓“自我保护能力”的圆滑者——老师眼中的“好孩子”。面对在讲台上表现愚蠢而不是传授知识的老师,他发出了一切疑问中一个最大的疑问:“你们这帮傻瓜为什么任何疑问都没有。”很显然,这不只是在批判现行教育,更是在批判世俗,批判虚伪和平庸。

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对想象中的天堂也感到了失望,在那里发现的仍是空虚、无聊和隐约的等级制,终于乖乖地被父母领回到了他所厌恶的学校。那么,他的逃跑岂非徒劳一场?我想不是,因为逃跑仅是寻找的一种形式,而寻找永远是有意义的。寻找什么?借用主人公解释他心目中的朋克的一句话,寻找的是“真实和简单”。与此相应,之所以逃跑,所要逃离的也不是某一所学校,而是主人公最害怕患上的那种叫做“虚伪”的绝症。青春似乎有无数敌人,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等等都是假想敌,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虚伪。当一个人变得虚伪之时,便是他的青春终结之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人能够抵御住虚伪的侵袭,依然真实,这该是多么非凡的成就。真实不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也许逃跑仍然是一种幼稚,在不再逃跑的那一天,我们成熟了。然而,正是在告别幼稚的那个时刻,有的人同时也告别了青春,他的青春在那一天死去,有的人却在那一天开始了他的一生一世的青春,从此能够在他站立的任何地方坚韧地生长了。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的,因为时间紧,也因为它的确能吸引人,书中不乏奇异的想象、巧妙的嘲讽和聪明的议论。肖睿肯定是有才气的,但我不想像某些评论家那样以发现天才少年的英明前辈自居。他将来有没有出息,我不能断定,并且也和我无关。我所能断定的仅是,如果读者翻开这本书,一定也有人会像我一样被它吸引着往下读,并且生出一些感想的。

2003.3

作品简介:

最优美的哲学与最睿智的美文,二十余年畅销不衰,滋养数代年轻心灵。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一套《周国平散文经典》精选了作者最优秀的散文作品,按照主题分为四卷,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最好的”版本。

我的写作之路与我的心灵之路是相当统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寻求觉悟和走向超脱的历程。我原是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不出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思想的星空随笔散文哲学思想

思想的星空》最热门章节:
1第七辑 时尚考察 名人和明星2第七辑 时尚考察 纪念所掩盖的3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论艺术家4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论艺术5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论美6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艺术家的看及其他——谈王小慧和她的摄影7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摇滚的真理——《自由风格》序8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现代人与福音——解读旺忘望的新作9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零度以下的辉煌10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一个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感想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