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思想的星空_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答黑龙江《生活报》记者问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102章(已完结

思想的星空 精彩片段:

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答黑龙江《生活报》记者问

问:哲学家和作家在人生理念上有什么不同?

答:哲学家和作家的不同恐怕不在人生理念上吧。就我自己而言,我从不关心我自己到底是哲学家还是作家,这种身份的分类对我没有意义,我只是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罢了。

问:你对新的散文体怎么看,或者你写的是否新的散文体?

答:我不知道什么是新的散文体,也不认为我写的是新的散文体。事实上,我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自己是要写散文,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写了下来,并没有刻意按照什么模式去写,只是不喜欢那种干巴巴的文字,喜欢有表现力的文字。后来才发现,我写的东西被称为“散文”。其实每个人写的散文都不一样,一定会带入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写作风格。比如我,就会带入哲学思考。

问:作为一个作家,你是否认为自己应该担负改变社会的教化作用?

答:我从来不这样想。如果说我写的东西可能对读者有些启发,那只是因为我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人所面临的,有人生共通的困惑在里面。大部分现代人都很忙,没有时间深入思考,而我比较幸运,我的职业恰好就是要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所以也许客观上对读者有一些帮助。

问:作家的感情世界和常人一样么?

我认为是一样的,因为作家也是常人。

问:作家写作时是一种个人体验,还是一个社会行为?

答:个人体验是基础,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这些,仅仅因为考虑到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去写作,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比较空、比较假。只要一个作家足够深刻,他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写出的东西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雄心都很大,喜好指点江山,但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灵魂生活,我不相信这样的人能够真正有益于社会。事实上,这样的人往往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经常改变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没有一个观点真正是他们自己的,与其说他们在改变社会,不如说他们是在不断地被时尚改变。

问:做父亲幸福还是做作家、哲学家好?

答:都好,我都要,一个也不能少。

问:在1986年,曾在哈尔滨听过你的哲学讲座,你和那时相比,思想上成熟多少?是不是比较怀念那时的一种思辨氛围?

作品简介:

最优美的哲学与最睿智的美文,二十余年畅销不衰,滋养数代年轻心灵。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一套《周国平散文经典》精选了作者最优秀的散文作品,按照主题分为四卷,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最好的”版本。

我的写作之路与我的心灵之路是相当统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寻求觉悟和走向超脱的历程。我原是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不出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

作者:周国平

标签:周国平思想的星空随笔散文哲学思想

思想的星空》最热门章节:
1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写作与心灵生活2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答黑龙江《生活报》记者问3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我需要回到我自己4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自由的写作心态——《人与永恒》香港版自序5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美文而且哲理?——《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6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周国平散文》自序7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关注人生的哲学之路8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答《时代青年》杂志9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写作·童心·气质——答《婚姻与家庭》杂志读者问10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一次采访的摘录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