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市民底层笔记_14、忆父亲 “精神食粮”的匮乏

张礼士
随笔杂谈
总共141章(已完结

市民底层笔记 精彩片段:

14、忆父亲

“精神食粮”的匮乏

父亲在银行界是个另类,他喜爱文学艺术。刚进银行的几年,还给报刊投过稿。1961年父亲病故后,我整理他遗物,发现了几张剪报,是父亲在1937年以“戈人”笔名发表的剧评和杂文。有一篇是关于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文学评论。当时我都不知道纪德是何许人也,说起来我还算读过不少外国文学作品的人。我知道父亲在银行同事中有一个聊文学的小圈子。一位是陈伯伯,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另一位是吴伯伯,和吴祖光先生是本家近亲。不过从1950年代开始,他们就很少走动,以免遭到“小集团”的可怕下场。

我很爱看电影。什么“鸡毛信”、“夏伯阳”、“带枪的人”、“难忘的1919”、“上甘岭”之类的,反正当时小朋友喜欢看的电影我都看,看后还一五一十告诉父母亲。父亲却说这些算不上电影,他从来不看。母亲说父亲过去很爱看电影,不过他看的是美国电影。很多年之后当我看了那些经典大片:“乱世佳人”、“战地钟声”、“北非谍影”、“碧血黄沙”、“出水芙蓉”,等等1949年之前就在上海放过的电影,方才明白:父亲那一辈电影观众在1950年代是多么失落。记得父亲和祖父议论过卓别林和劳莱、哈台谁更惹人发笑,我听了像听神话似的。不过也有例外。那是几年之后了,父亲去看了一场苏联电影“第十二夜”,回家后显得少有的兴奋和开心,他向全家详细地讲了电影故事的全部。讲得太长了,以至于祖父祖母甚至母亲都走开忙自己的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听众。父亲有一套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我知道“第十二夜”。

我对京剧的爱好完全是父亲带出来的。1950年代初,父亲领我去看徐碧云的“虞小翠”,黄桂秋的“别宫”、“祭江”,还有他最欣赏的程砚秋的戏“荒山泪”。然而小学生的我听这类大段唱腔的青衣戏必定打瞌睡,于是父亲带我去“大世界”、“大新游乐场”看京剧武打戏,这一下我来劲了。当我真正爱上京戏时,父亲没钱了——减工资的后果。所以我只能在收音机旁过过戏瘾。1956年北京京剧团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来上海演出,父亲买了一张2元钱的票(最贵的戏票),让我一个人去看。这件事在银行引起轰动。看戏的同事很多,(银行职员中京剧票友很多)都说父亲:“太宝贝迪个独养伲子!”

父亲也是话剧迷,青年时代写的剧评都是对话剧的观后感。然而他不看那些歌颂革命的话剧,包括“龙须沟”、“方珍珠”之类的名剧,他说这些是活报剧。有一个星期天下午我从外头回到家,发现父亲正全神贯注地听收音机,是一场话剧的实况播出。过了一阵子,父亲告诉我播的是萧伯纳的戏,“英雄与美人”,主演的是丹尼和乔奇。

“戏好!演得也好!”父亲说。

作品简介:

历史是英雄伟人书写的;也是小人物书写的。阅读伟人传记,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理想;阅读小人物回忆录,可以从中见到自己的影子。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而坠入困顿的么,在这途路上,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作者的人生轨迹与此差相仿佛。作者出生在一个旧银行高级职员家庭,1949年7岁。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历经家庭波折、社会动荡,坎坷一生。以作者的眼光观察这六七十年,主色调的灰暗的。尽管灰色只是社会万花筒的一种色彩,但它绝对是真实的一种。阅读此书,或可引发一笑一叹。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特别是在上海生活过的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回放自己的人生历程;今天的年轻人,可以从中读到最亲近真实的父辈历史——比电影电视小说历史书要真实得多。

作者:张礼士

标签:张礼士市民底层笔记上海历史回忆录社会

市民底层笔记》最热门章节:
109、干校风云 见到了童芷苓209、干校风云 邻居是京剧院308、我的“文革”岁月 上海人眼中的北京红卫兵408、我的“文革”岁月 疯狂的八月:毁灭一切的“破四旧”508、我的“文革”岁月 疯狂的八月:上门打劫608、我的“文革”岁月 毛泽东思想是宇宙最高结晶708、我的“文革”岁月 大火烧到了党内808、我的“文革”岁月 无中生有的“杀共产党”908、我的“文革”岁月 暴风雨终于来了1008、我的“文革”岁月 “海瑞罢官”挨批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