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周国平自选集_人生况味(1)

周国平
随笔杂谈
总共304章(已完结

周国平自选集 精彩片段:

人生况味(1)

往事付流水。然而,人生中有些往事是岁月带不走的,仿佛愈经冲洗就愈加鲜明, 始终活在记忆中。我们生前守护着它们,死后便把它们带入了永恒。

每到岁末年初,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惆怅。中国人过年总是图个热闹,那热闹反而使我倍感寂 寞,因为对我而言,过年无非意味着又一段生命的日子永远流失了,而在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之中,这件最重要的事情遭到了一致的忽略。我甚至觉得我的旧岁如同一个逝者,我必须远 避尘嚣,独自来追念它,否则便是对逝者的亵渎。

一切都会成为往事,记忆是每个人惟一能够留住的财富,这财富仅仅属于他,任何人无法剥 夺他,他也无法转让给任何人。一个人的记忆对于另一个人永远是一种异己的东西。可是, 这并不意味着记忆是可靠的财富。相反,它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变形和流失,在最好的情况下 ,则会如同有生命之物一样生长成一种新的东西。

我们看得见时针的旋转,日历的翻页,但看不见自己生命年轮的增长。我们无法根据记忆或 身体感觉来确定自己的年龄。年龄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是我们依据最初的道听途说进行的 计算。

钟嗣成《凌波仙》:“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是当时。”

的确如此。在我们的记忆中找不到真正的“当时”,我们无法用记忆来留住逝去的人和事。 李商隐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事实是,不但当时,而且后来的追忆也 是惘然的。

人在孤身逆旅中最易感怀人生,因为说到底,人生在世也无非是孤身逆旅罢了。

聚散乃人生寻常事,却也足堪叹息。最可叹的是散时视为寻常,不料再聚无日,一别竟成永 诀。或者青春相别,再见时皆已白头,彼此如同一面镜子,瞬间照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

月亏了能再盈,花谢了能再开。可是,人别了,能否再见却属未知。这是一。开谢盈亏,花 月依旧,几度离合,人却老了。这是二。人生之所以最苦别离,就因为别离最使人感受到人 生无常。

离别的场合,总有一个第三者在场--莫测的命运,从此就有了无穷的牵挂。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原因在于,人们尽管慕林下高洁之名,却 难耐林下寂寞之实。即使淡于功名的人,也未必受得了长期与世隔绝。所以,在世上忙碌着 的不都是热衷功名之徒。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我也如此。不过,我相信世上多的是一辈子住城市而从 不嫌吵闹的老百姓,却找不到一个一辈子住山林而从不觉寂寞的知识分子。

无聊:缺乏目的和意义。

无聊的天性:没有能力为自己设立一个目的,创造一种意义。

作品简介: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有很多人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独立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但无疑周国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这位学者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这本自选集将引领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

作者:周国平

标签:散文人文精神哲学精神

周国平自选集》最热门章节:
1黄昏的桃园2民歌3冬日4秋园5落叶6塔 与 河7安娜8印象9愿望10一切终将消逝
更多『随笔杂谈』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