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竹林七贤_尾声 邈若山河

吴蔚
历史小说
总共18章(已完结

竹林七贤 精彩片段:

尾声 邈若山河

凛凛寒风,往事历历,如在眼前。这里不仅埋葬着他的挚友,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永久地埋葬在了这里。在这诡谲多变的时事风云中,人生变得如此忧伤,布满了荆棘,充斥着苦难——当理想与现实背离,当屠刀高高举起,高蹈出世的信仰就只能永久深藏。在这尘世间,还有什么比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更悲凉呢?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曹操《薤露行》

景元三年(262年)正月初一,按照汉魏制度是朝廷会见各郡上计吏☾1☽(向朝廷报告一郡税收的官员)的日子。天气虽然寒冷,魏国的实际掌权者司马昭却格外兴奋,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这一天,他要召见来自河内郡的上计吏——这当然不仅仅因为河内是司马氏的故乡,也不是因为河内是死去的嵇康寓居地,而是来自河内郡的上计吏恰恰是嵇康生前最要好的朋友——向秀。

向秀声名在“竹林七贤”中不算突出,但他却是最了解嵇康,最支持嵇康的知己。早在竹林之游时,向秀曾经与嵇康有一场关于道家养生的大辩论。嵇康认为养生要义在于清心寡欲,抑制欲望放弃功名之心;向秀则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好高骛远、好逸恶劳的本性,所以追求富贵、显贵才是天下正道。向秀虽然有这套理论,却始终没有步入仕途,追名逐利。事实上,自结识起,向秀就一直义无反顾追随着挚友嵇康的足迹,即使在后来曹爽、何晏被杀,嵇康因曹魏驸马身份一度陷入危机时,他也依旧不离不弃。只有最深的相知,才有最长的相守,才有这份男人间沉默而温暖的关怀。

这一天,对向秀来说,则是格外沉重的日子。虽然自嵇康死后,他也经历过撕心裂肺、恍思若狂的艰难岁月,但他在道义上从来没有感到像今天这样沉痛——他知道他走向魏阙☾2☽,离开的不仅仅是林泉,还有老友嵇康的志向。

这次会见起初并不愉快。司马昭很清楚向秀与嵇康的关系,也很清楚向秀志在竹林,对出仕没有任何兴趣,但他就是要看到竹林名士匍匐在自己脚下。嵇康被杀后没过几天,司马昭就派地方官员去“推荐”尚未从巨大悲痛中缓过来的向秀入仕。也许向秀从老友之死上意识到世事已经不可为,最终屈服在司马氏淫威下,同意出仕,此即后世史书中所记:“后康被诛,秀遂失图。”

作品简介:

三国末年,魏主暗弱,司马氏把持魏国朝政,打压朝臣、铲除异己,甚至不惜私养死士以暴力暗杀政敌。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司马氏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然地方上,忠于曹魏的领兵骁将整装待发,欲起兵勤王;朝堂上,秉持气节的忠志之士奔走联系,遥相呼应。吴蜀两国间谍更云集魏都洛阳暗中窥伺、蠢蠢欲动,欲趁势挑拨魏国内斗以从中渔利。世风变幻,道义不存,政客倾轧,暗无天日,浑浊的世道让名动天下的“竹林七贤”亦难独善其身,深深卷入其中……

作者:吴蔚

标签:吴蔚竹林七贤历史推理悬疑魏晋

竹林七贤》最热门章节:
1后记 托运遇于领会,寄余命于寸阴2附录三3附录二 晋朝年号表4附录一 三国年号表5外一章 竹林之游6尾声 邈若山河7第十章 广陵散绝8第九章 玄云仿髴9第八章 鹰视狼顾10第七章 司马之心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