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_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一厢情愿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21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 精彩片段:

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一厢情愿

洪兵大起义爆发特别是广州被围之后,有一段时间,包令曾经窃喜,甚至把洪兵都视为“争取自由人权利的反抗者”。他的这种心态类似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想到“傲慢”的中国政府要倒霉,可恶的叶名琛将被洪兵揍到鼻青脸肿,他就止不住要乐。

可是很快他就乐不起来了。叶名琛用外国武装船只向城内运送粮草和军火的事,被洪兵发现了。当然,对于这件事,包令也是有苦难言。英国是民主国家,一切要按法律办事,商船高兴帮谁运货就帮谁运货,并不是他一个港督就可以禁止的。

洪兵不知道这些,难以理解港督大人的苦衷,他们只知道都是洋人,没什么区别,既然你英国人帮着官府对付我们,按照“敌人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这一定律,当然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洪兵向包令下达通牒,要求所有“夷人”必须立即离开广州。包令措手不及,一个劲地说:“我认为这是一件真正无礼的事。”

洪兵可不是官府,没那么多清规戒律或者温良恭俭让,你不走是吧?那我就抢!

广州附近早已被抢掠一空,洪兵本来就无处可抢,供给很成问题,这下正好找到新目标。尤其是洪兵水师大批进入珠江后,他们虽然对武装船只无可奈何,但普通商船却是一个都不放过。半月之内,几乎每天都有英国或美国船遭到抢劫,包令为此大感头疼。

此时到了广州围城的后期,叶名琛给包令写来一封求援信,在信中请包令派英舰协助官军,以共同击退珠江上的洪兵水师。

看了这封信,包令立刻神气起来,他毫不客气地回绝叶名琛,说这是你们中国的内战,英国政府对此的政策是绝对中立,谁也不干涉。

在包令想来,这时候的叶名琛一定是惊恐万状、窘迫异常,不然怎么会“乞援”呢,那就不如先晾晾你,等你实在受不了了,自然会用八抬大轿来请我,到时入城问题也迎刃而解,面子里子都有了,岂不快哉。

他实在是太一厢情愿了。事实是,广州的危急状况已经过去了大半,由于有炮台相阻,洪兵水师对广州构不成太大威胁。叶名琛起初也并不愿意借助英军的力量,他写这封信,其实是为了给广州商人们一个交代。

洪兵水师虽进不了广州,但一直占据珠江,水上贸易大受影响,商人们见省河上有英舰,便联名请叶名琛向英国人求援。广州围城期间,军费全靠商人们的捐款给撑持着,叶名琛不便拂他们的面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以前英国海军也曾向广州政府发出请求,要求协助剿灭海盗,当时叶名琛照办了。他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这是两国之间的礼尚往来——我帮过你,现在不过给你一个机会还人情罢了,再说,赶跑了洪兵,你们英国商人也得利不是?

很合情合理,可是包令这洋鬼子的逻辑,你防是防不住的。在接到包令的回复后,叶名琛很是气愤,倒不完全因为包令的拒绝,实际上叶名琛对此并没抱太大希望,英舰固然威武,可也不是缺了它就不行。

叶名琛生气,是气在英国人的外交用词和那种不可一世的殖民者嘴脸:什么叫内战,我这是在“清剿盗匪”,你既然承认我是合法政府,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要是你们英国国内也有人造反,你会如此说吗?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

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

“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湘军崛起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看不见的战斗2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超限战3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硬碰硬地对攻4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珠江之战5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恶心死人不偿命6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假痴不癫7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兵临城下8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不一样的味道9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一厢情愿10第五章 妙计究竟妙在哪里 非得用棍棒不可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