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强弩之末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19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 精彩片段:

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强弩之末

从京师出发后,僧格林沁没有像胜保一样急于寻找和追赶太平军,而是驻兵于北京西南的涿州,改攻为守。他不追,自然有人会追,此人就是胜保。因为追赶不及,胜保已被连降两级,咸丰还给他下了死命令:“你要是再玩忽职守,朕一定拿你的身家性命相抵!”

胜保急到恨不能上房揭瓦,有他在南面赶,僧格林沁要做的,也只需在北面堵。

不过太平军的闪转腾挪仍令僧格林沁和胜保有顾此失彼之感,1853年10月27日,太平军攻克天津西南的静海,兵锋直指天津。

在天津组织抵抗的是天津知县谢子澄。谢子澄籍贯四川,“为政有声”,是个难得的好官。他到天津后,发现了这里的一个特产:“天津混混儿”。

天津混混儿们玩打架泼皮个个都是把好手,对地方治安当然就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历任地方官都为之头疼不已。谢子澄上任当天,到牢里面转了一圈,发现关的全是混混儿,都快人满为患了。他叹了口气说:“难道这些人真的不可教化吗?”

谢子澄把混混儿们的名字登记造册,然后全部予以释放。过不了多久,放出来的混混儿们又到街上闹事,完全不把知县大人的苦心当一回事。

这次谢子澄按名捕拿,他不抓小混混儿,只拿大混混儿,而且手段狠辣——我牢里不管饭,先借你的人头使使。

处死了大混混儿,中小混混儿们都给吓坏了,地方上这才安宁下来。

太平军过黄河,别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还远着呢,独有谢子澄忧心忡忡,认为不可不防,他按照名册,把当初释放的混混儿们都叫到了公堂之上。

混混儿们摸不着头脑:“最近我们很消停,没犯什么事啊?”

谢子澄不是要砍他们的头,而是要他们加入团练。这位知县还引经据典,讲了番道理,他说你们知不知道以前有个叫周处的人,这人也跟你们一样,年轻时是个混混儿,被父老乡亲视为地方上的一大祸害,可是他后来悔改了,造福乡里,结果成了人人称颂的英雄。“现在天津随时可能被太平军攻下,诸位应该向周处学习,肩负起保卫地方的责任。”

混混儿们与普通老百姓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胆子大,喜欢也敢于惹事,给谢子澄这么一鼓动,全都热闹沸腾,“众皆为用”。

与沧州相比,天津的守备要落后得多,除了由混混儿们组成的团练,就只有几百正规官军,但是谢子澄的运气不错,那几天,天津下起暴雨,小路都被淹没了,太平军要进攻天津,只能走唯一的大道。这使得防守天津变得相对容易,只要集中力量守一个方向就可以了。天津城的另一个好处是有钱的盐商多,由他们出资,在大道上修筑战壕,从而为守军提供了较为坚固的阵地工事。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时期,长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传统中国帝王从未有过的挑战——鸦片战争。它将传统中国社会坚实外壳敲出了裂痕,这一危机,让整个大清帝国疲于应付,进退失据。就在鸦片战争告一段落的时候,噩耗却再次传来——广西出事了……

本书以嘉庆朝“林清之变”为引子,从道光皇帝的登基讲起,通过对江河日下的清帝国诸多弊端情状的解读,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击与矛盾冲突的多视角展示,揭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大幕背后的种种秘辛,从多个方面解读鸦片战争爆发及中国失败的原因,以及与外部英帝国之间的碰撞、试探、冲突和博弈的诸多历史细节。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鸦片战争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所向披靡2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心惊肉跳3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悲催搭档4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江天忽报大星沉5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救火队长6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面对面角逐7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出奇制胜8第七章 当亡不当亡 江青天9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皇天不负苦心人10第六章 崭新的开始 惹不起,还躲得起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