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塞 精彩片段:
中卷
真田父子
此时,真田氏登场。
大野修理早就决定“若与关东一刀两断,就延揽被迫蛰居于纪州九度山的真田氏,任命其为一军之将”。
此人名昌幸,与其子一同被流放到纪州九度山。其子乃被后世称为“幸村”的人物,实际名为“信繁”。不过,此处还是暂且用幸村这个名字吧。
幸村在那个时期几乎不为世人所知,就连大野修理对他也知之甚少。而其父昌幸则名震天下,像“生来脸上就有七颗痣”之类的传说,在他在世时就传得沸沸扬扬。提起“英雄”都是这样的吧。他的战绩辉煌,虽不过区区五万石俸禄,却先后两次与德川大军对抗,并两度大胜德川军。
家康打心底觉得“再没有比他更厉害的骗子了”。能证明昌幸擅使手段的证据也不胜枚举。
真田氏兴起于信州小县郡的真田村,虽说早就有族谱,可实际上这个家族是在昌幸之父幸隆那一代才兴盛起来的。所以真田家并不是没落的名门望族,全族人经历了战国乱世的历练,充满了新生的活力。
战国时代,甲斐的武田信玄兴盛之时,想要占领信州大名村上义清的领土,因此招募了真田幸隆。此时的信玄以谋略家的眼光,看出了幸隆这个流浪的信州人有莫大的利用价值。
天文十五年左右,在领地被村上义清占领后,幸村被迫离开信州。虽被称为浪人,可他一直寄居在上州箕轮城。幸隆想回信州的信念十分强烈,武田信玄得知后为他出谋划策,并对他说:“我支持你,必定让你回到信州。这么办吧……”
幸隆潜入信州后,会见旧臣,建立地下组织,几经谋筹,终于获得了成功。他邀请了驻扎于真田古城——他过去的居城中的五百名村上手下的武士,大摆宴席,趁其疏于防范,一举将他们剿灭。
“真田派遣间谍。”
从幸隆时期开始就是如此,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对真田家的这种看法愈发强烈。从崛起之初,真田家就厚颜无耻地采用了正规战国武将惮于社会舆论而不敢用的手段。
“干得好!”
信玄夸奖幸隆。同时,信玄进一步利用幸隆,在武田军进犯信州之时,让他负责带路、收集情报、出谋划策。真田家的战术,说不好听点是游击战,说好听点是如机械装置般十分精巧,而这一切似乎都始于幸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