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塞 精彩片段:
中卷
奈良
说藤堂高虎精通人情世故,在这方面是个绝世高手也不为过。
昔日,从秀吉病情恶化,治愈无望时开始,藤堂高虎便频繁出入家康住处,把丰臣家的内情一一透露给他。关原之战前夜,在家康或招安或恫吓,拉拢丰臣大名时,高虎的密报发挥了极大作用。
最初,家康觉得“对高虎要格外小心。不管怎么说,此人从近江偏僻的乡下爬出来,半生时间里无数次易主,是个深谙世故之人”。
不过,即便是溜须拍马这样的事,如果像高虎那样忘我地去做,也就与真情流露无异了吧。关原之战过去十几年了,高虎还是一如既往地这么做。最初,他是因为世故才这么做的。日子一长,就连他自己都以为那已经变成了对家康的忠心。家康也慢慢放松了警惕。
从家康进入京都二条城那天开始,高虎就一直在城中待命。
不知不觉家康考虑起“要不要让高虎当先锋”这个问题。先锋大将的强弱决定了战争的胜败,所以先锋必须是勇敢且为家康所熟知的人物。这样说来,根本无需起用外样大名高虎,家康的谱代大名里就有很多合适的人选。最重要的是,让谱代大名担任先锋本也无可厚非。
对许多外样大名而言,这是一场讨伐旧主丰臣秀赖的战争。他们在战场上可能会怯阵,甚或与大坂城勾结。在这种情况下,冒险起用藤堂高虎这个外样大名,也有难以估量的优势。让受丰臣家恩惠的旧臣调转枪头瞄准旧主,不仅能减轻主帅家康伦理上的负担,也会让其他外样大名觉得“连被丰臣家提拔为大名的藤堂高虎,都担任先锋杀到了旧主居城的石墙下,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从政略意义上来说,让藤堂高虎担任先锋之举可谓妙哉。
当然,进攻大坂城的路线不只一条,还要再选一位先锋。此人从谱代大名之中选择为好。家康挑选了井伊直孝。井伊直孝为直政之子,关原之战后,获赐石田三成的领地近江佐和山。过去甲州武田家没落时,家康招揽了大量武田家的旧臣,把他们悉数派给了井伊家。因此,井伊军的战斗力在德川军中首屈一指,作为先锋必能大显身手。
出于这样的考虑,家康让井伊和藤堂担任了先锋。顺便提一句,这在德川时期成为了一个惯例。幕府末期,鸟羽伏见之战时,从大坂杀向京都的先锋也是藤堂和井伊。只不过,在鸟羽伏见之战前夜,这两个大名一起倒向萨长☾1☽联军,成为德川方败北的主要原因。
不管怎样,家康决定让藤堂高虎担任先锋大将。他在二条城亲自命令高虎:
“和泉(高虎),做好准备!”
高虎怀疑自己听错了,既惊又喜,连忙跪地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