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城塞_下卷 纪州浅野

司马辽太郎
历史小说
总共115章(已完结

城塞 精彩片段:

下卷

纪州浅野

浅野家日后获封安芸广岛四十二万六千石,成为德川时期典型的“大”大名之家。

在大名家中,常常使用“家运”一词。

虽然同样身为德川家的大名,可浅野家没有毛利氏、上杉氏那样功勋卓著的祖先,也不像岛津氏那样自镰仓时代起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简而言之,“家运”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成就了这个大大名之家。浅野家一直延续到明治时期,明治之后作为侯爵家继续发展了下去。德川中期浅野家的分家赤穗浅野氏发生动乱。以这个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忠臣藏》成为戏曲、讲谈中的名曲目。浅野家因此为百姓所熟知。

“浅野氏虽是旧丰臣家的外样大名,也必须予以优待。”这是家康对浅野家的一贯政策。这与浅野家本身的实力无关。

或许和上文已经提及的内容略有重复,让我们再来说说这个大名的具体情况。

秀吉死后,家康欲成为丰臣政权的继承者,为此他费尽心机策划了庆长五年的关原之战——日本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继承权争夺战。在这场合战中,战斗还没开始,家康就在政治策略上占据了优势。这种优势给他在战场上带来了很多好处。

简而言之,家康这一时期的政略方针建立在“丰臣家有党祸”的基础上。

“秀吉生前还不明显,他死后才凸显出来。我们的方针是使他们的派系斗争更加激烈,让两派自相残杀。然后拉拢其中一派,进而取而代之。”家康长期贯彻这一方针,终于在关原之战中取胜,夺得天下。

众所周知,当时丰臣家的“党祸”是指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治派,与以加藤清正、福岛正则为首的武断派的斗争。两派的对立根深蒂固,牵扯了各方面势力,很难简单地用“文武之争”四个字来概括。回过头想想,他们之间的争斗与其说关乎利益,不如说是更加单纯的感情问题。

已故秀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过是织田家的一介官吏,没有自己的家臣。他以官吏的身份带领信长的部队,成为大将,在战场上扬名立万。然而,在织田政权末期,秀吉被封为近江半国二十万石的大名,不得不大量召集家臣。

当时在近江召集来的人,形成了日后丰臣家中的“近江派”。近江是日本的发达地区,出身于近江的人擅长处理财政、行政事务。其中的佼佼者进入了丰臣政权的核心。如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增田长盛等人。他们中大多数人与已经灭亡的北近江的战国大名浅井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主仆关系,因此对出身于浅井氏的淀殿抱有特殊的感情——不妨称之为“忠心”,形成了一个以淀殿及其子秀赖为中心的派系。如果丰臣政权一直存在下去,这些近江派的中央官僚也会一直掌握实权吧。

因反感近江派的作风,与秀吉夫妻同样出身于尾张的一群人走到了一起。他们也是秀吉成为北近江大名时招来的家臣。秀吉从家乡招来这群能力出众的少年,组成了“小姓团”。秀吉一直把他们带在身边,让他们经历各种战役,想把他们培养成武官,以便日后担任自己的亲卫队。这其中包括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我们不妨称之为“尾张派”。这群人从少年时代起就受到秀吉正室宁宁的关照,连衣服都是宁宁帮他们缝补的。因此,他们对宁宁一片忠心——就像近江派对待淀殿一样,自然站到了宁宁这边。

作品简介:

“梦,醒了!”战国时代悲情谢幕的最后一战

“东军号称百万,竟无好汉一人!”

战国武士精神樱花般壮丽挽歌

关原之战结束后,德川家掌握天下大权。丰臣家自丰臣秀吉死后,逐渐衰败,至此已如困兽。德川家处心积虑,想要一举扫平丰臣家的势力。

小说主人公小幡勘兵卫以德川家间谍的身份进入大阪。丰臣家年轻的主公秀赖由母亲及其侍女团操控,对德川家怀有强烈的敌意。在德川家的蓄意挑衅和安排下,丰臣对德川宣战。对德川家心怀不满的各地浪人纷纷云集大阪城,其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名将和勇士。

历史的两股激流,终于在此遭遇,将裹挟着的各色人物推上风口浪尖。

作者:司马辽太郎

翻译:李青周洁

标签:司马辽太郎城塞日本日本战国历史小说

城塞》最热门章节:
1下卷 重成2下卷 决战前夜3下卷 四天王寺4下卷 长濑堤5下卷 誉田树林6下卷 战斗7下卷 小松山8下卷 战场9下卷 出征10下卷 樫井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