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七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过时
历史就是一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到了这个时候想赖着不走是不行的,因为你的戏已经唱完了,该给后来人腾地方了。
在港台的黑帮剧中,这样的场景是很常见的,新一任少帮主上任之后,总有一些老家伙想摆摆老资格,台词一般都是想当年我跟你爸爸打江山怎么怎么样,潜台词是我的资格很老。
然而,这个世界什么东西老了都值钱,就老马仔不值钱。老马仔们总以为新主子上任后还会买自己的账,就像以前的大哥一样,只可惜,按照一般规律,新主子一般不买老马仔的账,因为他们的脸上写着两个字:过时!
如果说一定要人以群分,那么开国重臣裴寂就要被划到“过时”的那一拨了。
在开国重臣中,裴寂的地位不能说高,只能说是相当高,李渊是一把手,他算一点五把手,连二把手都不能算,因为他跟李渊关系好到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甚至可以不经李渊同意留宿贵妃。
武德初年,有人控告裴寂谋反,李渊表示不信,为了安抚裴寂,让自己的三名贵妃携带珍玩宝器上门代表自己抚慰,史称当晚裴寂与三贵妃“宴乐极欢,经宿而去”。对于这一点,《旧唐书》评价裴寂说,“留贵妃以经宿,终昧为臣之道”,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裴寂和李渊的关系,那就是铁瓷!
李渊甚至跟裴寂开玩笑,“你可不能走,要走也得等到我当太上皇”,没想到,李渊玩笑开大了,武德九年,他真当上了太上皇,虽然不是他自愿的。
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开始,开国重臣裴寂的幸福日子到头了。从这一天起,他的老友李渊成了名誉皇帝,简称太上皇,而他也在无形中成了太上皇的老臣,简称太上老臣。在太上老臣裴寂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结,他知道这个结是他跟李世民共同的结,这个结就是刘文静。
裴寂和刘文静原本是不错的朋友,两人关系好到可以无话不谈,尽管没有李渊和裴寂那样铁瓷,但至少也能算上钢瓷。
两个人一起辅佐李渊起兵,一起当上了开国元勋,然而在开国后不久走到了三岔口,裴寂抱定了李渊的粗腿,而刘文静抱上了李世民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两个人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武德二年,两人矛盾越来越深,裴寂依然坚定地站在李渊一边,刘文静则与李世民打成了铁板一块。在刘文静看来,假以时日,大唐的江山必定归于李世民的名下,裴寂追的是绩优股李渊,他追的则是潜力股李世民。
然而刘文静的算盘并没有打多久,他的如意算盘就被李渊给拨乱了,见惯了隋朝皇帝父子角力的李渊自然清楚刘文静的打算,因此他决定提前出手,不等李世民羽翼丰满,提前把这对叫作刘文静的翅膀剪掉。
不久,在失宠小妾的告密下,在裴寂的审判下,在李渊的默认下,开国功臣刘文静被送上了断头台。曾经承诺刘文静有两次免死机会的李渊做了一回说话不算话的皇帝,刘文静一次免死机会都没有用上,于武德二年直接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