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_第六章 目标东突厥 往日恩怨

曲昌春
当代小说
总共113章(已完结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六章 目标东突厥

往日恩怨

说完突厥人的起源,该说说他们与中原政权的恩怨了。

公元5世纪后叶,突厥人开始强盛,公元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此时中原政权与突厥人直接接触的是东魏和西魏,随后是由东魏和西魏演变而来的北周和北齐。无论是哪一个北方政权,对于突厥这个庞然大物都无可奈何,只能用金钱向突厥人买和平,以至于突厥可汗生活非常奢侈,奢侈之余还不忘叫嚣:“我在南方有两个孝顺儿子,我想要什么,他们就会送什么!”

突厥人的黄金时代并不长,前后也不过三十年,三十年以后,突厥人开始走下坡路。公元582年,突厥人的好日子到头了,已经强大起来的隋朝可以跟突厥人叫板了,而突厥人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讧了。

公元582年,突厥沙略钵可汗命阿波可汗南侵,结果被隋军击败。猜忌成性的沙略钵可汗借口阿波可汗先行撤退,悍然袭击了阿波可汗,阿波可汗不得已只能投奔西部的达头可汗,两人联合与沙略钵可汗对立,相互攻击,于是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汗国。东突厥沙略钵可汗在隋北境,西突厥达头可汗在隋之西北。

分裂后的东西突厥再也没有往日的强盛,而此时轮到中原政权隋朝发威了。隋文帝杨坚乘机出兵,专攻东突厥,东突厥屡战屡败,一度沦为隋的附庸国,尔后隋出兵大破西突厥,其余部奉隋命迁往河套一带。

然而中原政权的好景也不长,由于隋炀帝杨广先生太能折腾,三征辽东耗干了帝国的精力,东西突厥则在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公元609年,隋册封的东突厥启民可汗死,其子始毕可汗立,娶隋朝义城公主为妻,随后势力不断壮大,到公元615年,始毕可汗已经有了叛隋的资本,居然把视察边防的隋炀帝杨广围困于雁门,所幸有义城公主好言相劝,杨广方才得救,史称“雁门事变”。

“雁门事变”成了东突厥与中原政权势力对抗的分水岭,自此中原政权又处于东突厥的刀锋之下,无论隋朝末年,还是李渊的唐武德年间,中原政权对东突厥人只能卑躬屈膝,这个态势一直延续到李世民登基。

登基之初的李世民也没有跟东突厥人叫板的资本,他同样需要退让,尽管唐代的史书上没有提及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与东突厥人谈判的细节,但从后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送给李世民三千匹马、一万只羊来看,渭水盟誓的背后,唐朝是下了血本的,只不过血本是暂时的,李世民放的是高利贷,一旦时机成熟,就让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连本带利一并还给大唐。

作品简介: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从李世民国内平叛、发动玄武门之变写起,详细叙述了贞观一朝的盛世辉煌。在李世民的朝廷里,文臣治世,武将建功,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等千古良臣写下了不朽的传奇,西征东突厥,灭国吐谷浑,天可汗名扬四海,更有朝政以人为本的伟大探索、玄奘西行求法的不凡壮举、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惊世历程。虽然也有亲征高句丽的虎头蛇尾、皇子争储的刀光剑影,但这都无损于贞观之治作为千古盛世、唐太宗作为千古明君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这是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时间是隋末唐初,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到唐朝开国功臣,再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座宝。全书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曲昌春

标签:曲昌春唐史并不如烟历史小说唐朝幽默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最热门章节:
1第十四章 意外 魏征去世2第十三章 争储 李泰向左,李承乾向右3第十三章 争储 双面李承乾4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括地志》5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拜师6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小报告7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锋芒8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马拉松9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萌芽10第十二章 危险关系 驾崩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