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_第十四章 意外 风暴之中的李承乾

曲昌春
当代小说
总共113章(已完结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 精彩片段:

第十四章 意外

风暴之中的李承乾

魏征走了,李世民为李承乾竖起的挡风墙又消失了,此时的李承乾并没有意识到魏征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只不过走了一个迂腐的老头。

如果魏征健在,李世民还能长时间拿魏征说事,如果有人对李承乾不利,那么职责在身的魏征一定会拼着老命维护李承乾,他,说到做到!

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如果,没有结果,没有魏征挡风的李承乾注定要把自己的软肋一一露出,然后在浑浑噩噩中等来致命的一击。

过早成人化,双面人,叛逆期,不良嗜好,这是李承乾的四大软肋,而不良嗜好恰恰是李承乾作为太子的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储存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著名的短板效应。

李承乾的不良嗜好有很多,比如酷爱突厥文化,比如同性恋,比如喜欢列阵厮杀。

酷爱突厥文化放在一般人身上不算不良嗜好,隋文帝杨坚就有一个儿子酷爱佛教差点儿直接出家当了和尚。但问题在于,你,李承乾不是一般人,你是大唐的储君,一言一行都需要合乎法度,要有储君的风范,而你,偏偏都没有。

说起来,难以置信,大唐的储君居然喜欢偷民间的牛马!

可能是为了体验生活,李承乾私自命人铸造了高八尺的铜炉、六只脚的大鼎,这些物件是做什么用的呢?煮牛马用的!牛马从哪来呢?不是买来的,也不是自己养的,更不是皇帝赏赐的,而是李承乾安排手下到民间偷来的!

偷来牛马之后,李承乾毫无架子,亲自动手烹饪,然后与手下共享,或许在那一刻他已经忘了自己是太子,而是一个普通的突厥人。

除了饮食,李承乾在语言上和服饰上也向突厥看齐,他最喜欢的服饰是突厥服饰,他最喜欢的手下都有一个共同标准:要么是突厥人,要么长得像突厥人!

李承乾把这些类突厥人手下五人分为一个小组,这个五人小组就相当于一个迷你突厥部落,这些人一律梳着小辫,身披羊皮,然后一起到草地上放羊。另外李承乾还特别制作了画有五个狼头的大旗以及裁成长方形的幡旗,在竖立狼头大旗的地方搭建帐篷,他自己就住在帐篷之中。

这样,服饰、装扮、旗帜全部突厥化,饮食方式也突厥化,每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李承乾都会逮几只羊烹煮,然后极其平易近人地抽出佩刀与手下一起分割食用。

作品简介: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从李世民国内平叛、发动玄武门之变写起,详细叙述了贞观一朝的盛世辉煌。在李世民的朝廷里,文臣治世,武将建功,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等千古良臣写下了不朽的传奇,西征东突厥,灭国吐谷浑,天可汗名扬四海,更有朝政以人为本的伟大探索、玄奘西行求法的不凡壮举、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惊世历程。虽然也有亲征高句丽的虎头蛇尾、皇子争储的刀光剑影,但这都无损于贞观之治作为千古盛世、唐太宗作为千古明君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这是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通俗历史读物。历史时间是隋末唐初,从隋炀帝的悲惨结局,到唐朝开国功臣,再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座宝。全书讲述得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曲昌春

标签:曲昌春唐史并不如烟历史小说唐朝幽默

唐史并不如烟2·贞观长歌》最热门章节:
1第六章 目标东突厥 往日恩怨2第六章 目标东突厥 狼图腾3第五章 贞观,贞观 起用魏征4第五章 贞观,贞观 论功行赏5第五章 贞观,贞观 最后的兄弟6第五章 贞观,贞观 挑战7第五章 贞观,贞观 登基8第五章 贞观,贞观 布局9第四章 玄武门 逼宫10第四章 玄武门 最后的忠诚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