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包青天·沧浪濯缨_第八章 且共从容

吴蔚
历史小说
总共10章(已完结

包青天·沧浪濯缨 精彩片段:

第八章 且共从容

次日一早,包拯匆忙起床,叫醒张建侯和沈周。三人一道出门时,正好撞见了冯大乱,均感诧异。

冯大乱道:“喂,上头有命令下来了,全大道是遭歹人抢劫而死,死了就死了,没什么好理的。”

沈周奇道:“冯翁一大早赶来,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么?”冯大乱道:“是啊。老汉怕你们几个又自己跑出去查案,结果到最后没人理。”

张建侯道:“奇怪,全大道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可半夜死在家中,好歹也是条人命,难道是有人要庇护凶手?”冯大乱摇头道:“不对,你小官人不懂官场,这全大道就是个惹是生非的东西,平时坑蒙拐骗也就罢了,可《张公兵书》这事搅得大伙儿不的安宁。这兵书的事不论是真是假,他都兜圆不了,所以他死了人人高兴,感激凶手还来不及,谁还去耐烦查?再说了,杀人肯定跟《张公兵书》有关,追查下去,不是往兵书这件事上火上浇油吗?喂,我昨晚没见过你们几个啊,你们说的话我都没听见,我说过的话也全都忘记了。”

张建侯道:“喂,站住!冯翁是吃朝廷俸禄的人,怎么可以……”沈周叹道:“别追了,冯翁是好心,才来提醒我们。现在最恨兵书这件事的人就是官府,生怕闹出乱子来,压住全大道的案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张建侯这才明白过来,道:“原来官场上的事这么复杂,难怪祖姑父心灰意冷,都不想当官了。那我们还要查下去么?”其实心中倒有点想顺势放弃的意思,起码可以保住张望归夫妇。

包拯却道:“当然要查下去!全大道不是好人,但罪不至死。就算我们无力将凶手绳之以法,也要查明真相,给死者一个交代。”他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沈周和张建侯都没有任何反驳的意念,只得跟在他身后,往望月楼而来。

到望月楼时,正遇上宋城县尉楚宏带人盘查赵阿大等人、搜查房间。然而颇令人意外的消息是,昨日包拯离开望月楼不久,张望归夫妇就回来了。酒保上楼时,夫妇二人还未起床,听说有客来访,匆忙洗漱了下来,来到后院的阁子。

张建侯歉然道:“不好意思,要不是有急事要向二位问个明白,也不会这么早来打扰。”张望归道:“无妨。”

包拯道:“不知道二位昨夜可否到过老字街全大道家里?”张望归沉吟道:“这个……”转头去望妻子。

裴青羽道:“我推测包公子一定是为这件事而来。不错,我夫妇二人昨晚到过全大道家中。不过我们进去时,他人已经死了。我一摸,尸体还是温的,很纳闷是谁抢在前头杀了他。正好这个时候,我听见了张小官在院子中呼叫全大道的名字,我夫妇自觉无颜面对各位,遂跳窗逃走。”

她的神色极是镇定,描述整个经过时丝毫不起波澜,仿佛就是在讲一件无关的事,见众人露出疑虑之色来,问道:“怎么,各位不相信我的话?”

张建侯为难地道:“我自然是相信娘子的话。只是有一点,那全大道是被软剑所杀。软剑这个事情……”

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裴青羽的失色——她微张了一下嘴,蹙紧了眉头,面容因肌肉紧绷而变了形,显是极为震惊。但这只是一刹那间的事,她转头看了一眼丈夫,便起身道:“抱歉,我得出去方便一下,各位稍候。”

作品简介:

宋仁宗即位初年,内有刘太后把持朝政,外有西夏崛起后不断扩张,大宋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名臣晏殊因忤逆刘太后被贬为应天知府后,在南京举办了一场盛大宴会。觥筹交错之际,离奇血案发生,更牵扯出一系列的怪案。南京留守之子包拯不畏艰险,一心要查明真相。世情错综交织,公道白在人心……

本书十分到位地刻画了包拯少年时期的形象。他少年老成,待人处事严肃认真,胸怀大志,在日后的为官生涯中也秉承了这种端正持重的天性。本书以包公破案为线索,形象地展示了“万古不靡”的特有包公文化。

作者:吴蔚

标签:吴蔚包青天悬疑推理历史

包青天·沧浪濯缨》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沧浪濯缨2第九章 无欲则刚3第八章 且共从容4第七章 去似朝云5第六章 远钟惊梦6第五章 一缕深心7第四章 不辨风尘8第三章 物物遂生9第二章 梁台古意10第一章 东风昨夜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